近日,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常州二院)血液科接連救治了兩例誤服高毒鼠藥“溴敵隆”的中毒患者。經過多學科聯動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兩名患者轉危為安。
據了解,兩名患者,一位是年輕男性,另一位是中年女性,因誤服“溴敵隆”后,均出現了血尿以及嚴重的凝血功能異常等癥狀,首診于腎內科。經檢查發現,患者的凝血功能嚴重紊亂,進一步檢測證實血液中含有“溴敵隆”成分,立即轉科至血液科。
南醫大三附院(常州二院)血液科副主任陳濤介紹,“溴敵隆”是一種高毒抗凝血性滅鼠劑,其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維生素K1的功能,導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礙,進而引發全身性出血傾向。
為清除體內毒素,二院血液科迅速聯合藥學部、檢驗科成立救治專班,實現檢驗-診斷-治療無縫銜接,并采取了針對性治療方案。一方面使用維生素K1進行解毒,逆轉“溴敵隆”對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通過血漿輸注補充新鮮血漿,清除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素,改善凝血功能異常。此外,還采取了對癥支持治療,包括保肝、護腎等綜合措施,確保患者重要臟器功能穩定。
經過積極治療,兩名患者的凝血功能逐步恢復正常,血尿等癥狀明顯改善。目前,一名患者已出院隨訪,另一名患者也在康復中。
“溴敵隆”作為二代抗凝血殺鼠劑,具有偽裝性強、潛伏期長、致死率高等三大特性。一般早期癥狀不明顯,但一旦發病,可迅速引發多臟器出血,嚴重威脅生命。
專家提醒市民提高警惕,生命無價,預防為先,科學存放藥品,避免誤服風險,安全意識不容忽視。同時,居家安全三道防線需要記牢:高危物品“三重隔離”:鼠藥、農藥必須原包裝存放,加鎖保管于兒童無法觸及的獨立空間;警惕“李鬼”陷阱:定期清理過期藥品,勿用飲料瓶分裝有毒液體,外包裝需醒目標注“毒”字;急救黃金四步法:誤服后立即催吐(神志清醒者)、保留毒物樣本、禁食禁水、1小時內送醫。
通訊員 張昕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畢俊星
校對 胡妍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