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話題:35歲失業找工作能有多難?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都是真實經歷哦。
講真的35歲無論精力,經驗,閱歷,腦力都是可以勝任大部分行業的,無非是就業單位不自信,管理層怕壓不住這幫相對優秀的人罷了,寧愿找點聽話的實習生。
以個人在幾家公司的經驗看,公司更喜歡在技術淺顯的領域快速擴張,原地打轉,要是某些人有新想法,或者深入探究,馬上就有愛卷的大拿快速介入,然后快速上馬已有重復技術,埋坑無數,淘汰有新想法做的慢的人,周而復始,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35歲的人應該開始有能力創造高端就業機會了,但是事實上是沒有!原因是水平沒到位,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培養能力不行,或者說是高校的研究能力培養能力不行。
所以為什么中國技術尖端上不去,系有原因的,人為思想,年輕好,35歲都說退,不重科技人才,理論與實踐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打個比如,一個電工,既使一個沒有高學歷,他長期工作十年,比你剛畢業的技術應還要好,這是不能忽視的客觀因素,可惜很多人不懂!
這幾年35歲危機,和產業關系不大,35歲危機重點在互聯網行業,傳統行業中年危機都比較少,而互聯網從業者在網上的聲音比較大。而互聯網為啥這幾年在鬧35歲危機,想想2010年互聯網開始火熱的時候,那時候資本涌入都是超高薪在挖人,所以現在35那幫人的薪資很多是高配了的,而現在行業紅利期過了,是該啟用正常薪資的人了。每個行業紅利期過后,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覺得是需就業人口太多,但崗位少導致的。很多35+的求職者要的也就是正常崗位,但不好意思,有很多更年輕的和你競爭。同時,35+的人很多做事油滑也是個大問題。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年齡偏大的,在公司規則范圍內基本混日子,一點點干勁都沒有,不求高工資,也不求高職位。
就是人口多,教育水平高,但和產業結構不匹配,導致太卷。這不能說就是產業升級失敗,產業升級還在繼續。14億人都拿高薪干高科技,你讓別的國家怎么活。就現在這樣,美國還在拼命封鎖,要是中國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搶發達國家的飯碗,以后摩擦少不了。
電子支付,電商,這都是歐美玩剩下的。哪怕淘寶支付寶也是山寨早期的國外貨。為什么國外沒有把電商發展的如此瘋狂?一個電商發家,背后是斷了幾十個家庭。現在呢?拼多多靠賣破爛起來了,快遞壓到2-3塊錢發全國,各行各業卷到死。工廠都直接開直播間了,全產業鏈物流,分級經銷商,都死了。
過去工作不好找,還可以做個小買賣甚至擺地攤養家糊口沒問題,現在網上購物平臺價格戰,除了平臺,大部分實體店和網店無利可圖,大批失業,確實的問題。建議網上購物平臺非營利化,網上購物依托實體店,線下配送,良性競爭,擴大就業!
并不是每個35歲以上的人都難找到工作的。 當一個人一直從事的是剛畢業1-3年大學生也能做,而且做的還比他好的時候。 作為老板你會怎么選擇? 出現這個問題不是產業問題,而是我國的技術迭代太快了。 我身邊也有很多優秀的35+人士,我看他們都沒有找工作的焦慮。 我也沒有找工作的焦慮,因為我在我從事的領域,有這樣一個自信,就是無論行業怎樣我都能有口好飯吃。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友好討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