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翅》的故事改編自一篇《守望先鋒》樹洞投稿,稿件本身是作者虛構的故事
所以必然沒法期待它可以類似于《白鹿原》、《平凡的生活》這樣的嚴肅文學去刻畫真實的山村
故事也難以避免的帶有一些刻板印象和現實生活的“抽離感”
不過可能因為我個人也有過慘烈意外之后的病床醒來,和曾經想要逃離一段生活的心境,所以還是有一定的感觸
總體而言,如果是作為一款“輕小說”,它會帶來一種細膩清晰的故事體驗(一周目大約2-2.5小時,3-4小時可以全成就)
當我退出《銹翅》時,窗外的春雨正輕叩著玻璃。
我伸手觸碰水痕蜿蜒的窗口,忽然覺得道道雨跡宛若未完成的五線譜。
制作人[埋月山枯]所譜寫的,大概不是救贖的終曲,而是千萬次墜落中,那聲細微卻清亮的、翅膀震顫的回音。
這是一款文字冒險小說,改編自WB“·說給守望先鋒·”的樹洞賬號投稿《翅膀》。
大山中的女孩被命運所困,因為《守望先鋒》和城市中的男孩阿澈結緣
游戲中她使用天使守護著阿澈,現實中阿澈希望帶著女孩走出大山的束縛
《翅膀》感動著無數的網友,原文的故事卻停留在一個讓人不安的BE暗示:
我很想你,但我不能找你。
下個月初十是個好日子。
忌動土,宜婚嫁。
在demo的結尾我寫下:這不會是我和《銹翅》的最后一次相遇
相信埋月山枯老師,會用自己的文字修補那斷掉的天使羽翼
銹色的翅膀是月光織就的帆,會載她去向湛藍天空彼端,那清澈又明亮的守護之星
4月17日,《銹翅》迎來了1.0版本的上線,我如赴約一般迫不及待的體驗了故事全程(包含2周目大約4小時),那么這款[埋月山枯]老師寫就的作品,能否改寫天使女孩的命運與歸途呢?
[守望先鋒],“翅膀”與天使的約定
我的手很好看。
光滑又細膩,
全得益于橡膠手套的功勞,
在一天被汗水淹浸的十二個小時里,
它還會變得敏感又易破。
當好友三歲向我安利了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對文筆非常“挑食”的閱讀者,我一眼便被這段文字俘獲。
天然去修飾的寥寥數筆,就可以打動人心
第一眼看到《翅膀》的開頭,給我的感覺便是如此
這是一個講述“守護”與“希望”的故事
一個大山中的女孩,在初中畢業的年紀,被父母指定了人生的路線
或者在家做弟弟的保姆,或者進廠去給家里賺錢
選擇了進廠的女孩,開始日復一日與機器為伴
剪一次塑膠件獲得4分錢,這便是女孩生命的價碼
而當她不再能用勞力賺錢時,早日出嫁幫家里贏得一比彩禮便是她的歸屬
她的生活似乎從此埋進了大山的塵土
如同大山中千千萬萬個早早輟學的男孩女孩一樣,她的命運軌跡,也本該止步于此。
但每個天使,也會遇到自己的“守護天使”
她偶然去往網吧,在《守望先鋒》中遇到了一個名為“阿澈”的男孩
游戲中她和阿澈結成了CP,她的天使守護著阿澈,而阿澈則守護了女孩的心靈
這里的世界太過于美好,美好到像是一觸即碎的幻夢
就像游戲中的天使,女孩也開始幻想自己有一雙翅膀......
女孩一天比一天更加期待在《守望先鋒》和阿澈相見的日子
阿澈教會了她游戲里的一切
阿澈教給了她,她所不知道的,大山之外的一切
日常的關心與陪伴、送給她的天使皮膚、要用她喜歡的顏色做天使翅膀的手工......
阿澈有一些若有若無的“靠近”感
這一切的一切,讓少女的心中萌生了無限的憧憬
但是她又因為其中“自私”的部分陷入深深的自責
這份依賴,源自書里寫的那種“喜歡”嗎?
會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歡”嗎?
我無法承認,卻也無法否認一我的內心對他產生了某種目的不純的“喜歡”
是我希冀于阿澈能把我帶離這座大山的那種喜歡。
起初這樣想,我都會有種罪惡感,但對于外界的渴望慢慢已經超越了這份罪惡感。
那些小說的情節在我的腦海中閃動跳躍,我渴望,無比地渴望...
我渴望著阿澈的生活,渴望著阿澈的一切。
網吧的屏幕里,《守望先鋒》的登陸界面就像是通往另一個次元的蟲洞。
當天使的金色治療杖亮起時,阿澈的聲音穿過峽谷地圖的風聲,輕輕叩擊著女孩的耳麥。
那些關于星辰與海洋的對話,在小村網吧布滿油污的鍵盤上綻開成小小的花,根須扎進指尖裂開的傷口里,汲取著疼痛生長。
這種近乎于幻夢的生活,和女孩暗淡的日常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反差,這種割裂感,仿佛要將她撕碎
[驀然回首],細膩的筆觸,主視角的沉浸感
《翅膀》的文字如同初春的雨水滴落在泛著青苔的瓦礫,帶著包含生命力的泥土氣息,又清澈動人,帶給人極強的沉浸感,仿佛自己也置身那個大山里的工廠之中
游戲版本的《銹翅》,埋月山枯為它配備了和氣質嚴絲合縫的立繪、脆弱又堅強的角色配音和盡可能的動態美術演出分鏡,讓游戲帶來了不止于文字想象空間中的體驗和感動
它的主視角帶來了一種沉浸感(盡管有配音),讓我跟隨著她的眼睛看著周遭的一切:
是廠房中那泥濘中的,真實而沉重的生活
天空之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之光
網吧電腦屏幕里的那個世界,《守望先鋒》與阿澈,是離開大山的束縛,名為希望的“風箏”
手中400元買下的手機,是牽著風箏的那條線
......
然后在數日的分離之后,她頂著暴雪去往網吧和阿澈再會
這一刻,她就像藤本是《驀然回首》中,那個遇到了soulmate的女孩
這個世界只剩下了她,只剩下了通往《守望先鋒》的道路
傾盆而下的雨水,不過是名為快樂的序曲
我放任著雨水撲打在我的臉上、我的肩膀、我的腳踝、我的胸膛
周圍的草木、斑駁的石板路,都像一個又一個虛影,匆匆閃過又消失。
那些雨落在各處景色上,形成了一道道雨簾,映出了很多不同的彩色
只是它們都難以讓人留戀
我發覺自己竟然有些喜歡這樣的天氣。
整個天地都被雨包裹,只剩下凌亂卻沉穩的雨聲。
雨甚至能帶來天空的味道
回廠房的路上,她狠狠的摔倒在地
手機屏幕損壞,她只能看到阿澈的信息不斷的發來
但是沒法回應
沒法回應,按鍵失靈
沒法回應,她只能看著屏幕慢慢的暗去
那條牽著名為[希望]風箏的線,斷了
......
雨水總在故事轉折處傾瀉。
不是文藝片里溫潤的雨絲,而是讓人感受到疼痛感的、混著鐵銹味的滂沱,把手機屏幕澆成模糊的萬花筒。
阿澈的對話框像流星劃過夜空,她卻困在壞掉的按鍵里,眼睜睜看著連接著她和阿澈的“風箏線”在掌心勒出血痕。
這場雨淋濕的不只是石板路,還有某種正在抽穗的、毛茸茸的期待。
但春天的雨水灌溉之處,會有新的綠葉在發芽,這也是她——
[美麗人生],為自己燃起的花火
屏幕暗下去的那一刻,我仿佛聽見了某種細微的斷裂聲。
不是手機摔碎在泥水里的聲響,而是蝴蝶掙破繭殼時,被銹蝕的翅膀撕裂空氣的嘆息。
維持和阿澈的聯系已經耗費了女孩最大的力氣
但是這次的意外反而拉近了和阿澈的距離,她想要的還有更多
害怕著手中脆弱的線一觸即碎的女孩,飛蛾撲火一般,勇敢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最終女孩踏上去見阿澈的路,也在阿澈的鼓勵下,決定靠自己的雙手離開大山
后背的白紗裙被風灌滿,像一面殘破的旗——原來被囚禁在大山牢籠里的靈魂,也能在某個瞬間長出透明的羽翼。
這個部分讓人動容的原因在于:無論怎么的自卑,但女孩始終保持自尊自愛,她是在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縮短和阿澈之間的距離。
流水線的轟鳴在耳膜上織成一張密網。
切割刀每落下一次,四分錢便像鐵屑般嵌入掌心,燙出細小的疤痕。
但這也是構成新生活希望的跬步,阿澈成為了天邊引導她的那顆啟明星,她還可以繼續燃燒下去
去做更加危險但高收入的攪拌工,去兩班倒以積攢離開大山所需要的費用
直到燃盡所有
在那個讓人絕望的悲劇降臨的瞬間,我似乎又回到了那片歌聲響起的山坡
田間燃燒的麥稈,被女孩畫成了美麗的“煙火”
我忽然明白,本作的"主視角"不是游戲機制,而是帶著希望去看待生活的“濾鏡”,它讓我透過女孩的視角,看見月光從生銹的通風管裂縫滲進來,在流水線上流淌成河。
或許這樣的浪漫瞬間才是女孩可以堅持下去的原因,但我也希望她像電影《美麗人生》中一樣:
不論碰上怎樣的命運,只要你曾經愛過、活過,那到生命結束的時候,你都能笑著講一句:我的人生是美麗的。
[那些花兒],一場浸在雨水里的清醒夢
這個世界,每天似乎都能聽到花落的聲音
像櫻、梨、桃這樣輕柔飄逸的花,我從不將它們的謝落看作一種死亡
它們只是在風的輕喚聲中,覺悟到自己曾經是有翅膀的天使它們便試著掙脫技頭,試著飛了,輕輕地就飛了出去
或許,在另外一個時空里,我可以有一次自己的翅膀……就這樣飛出去,飛出去
雖然本作敘事層面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帶來的失真,在二周目的處理上也有些脫離現實邏輯的“樣板戲”影響觀感
但最后的最后,還是要感謝埋月山枯老師,去挖掘這樣的好故事,并且給了它一個溫柔的結局
在初春的這個夜晚,它讓我仿佛走完了這個大山女孩的一生,感受她的期待,跟隨她的希望,用她的眼眸,看著生活中殘酷卻又瑰麗的色彩
就像是一場浸在雨水中的清醒夢,夢醒時分,心頭是濕潤的溫熱
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天使
我們也都可以成為別人的守護者,保護ta們展開自己的翅膀
愿那些被命運束縛的女孩最終都能展翅飛向自己的天空
愿天下所有的靈魂都被溫柔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