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電商領取《1000份電商運營干貨案例》
作者 | 清清 來源 | 電商天下
眾所周知,為了賺上直播帶貨的快錢,網紅們的直播間總是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就算已經見識過小楊哥生啃拖鞋的“名場面”,快手網紅阿浩的事跡,也還是能夠再次刷新人們對網紅“毫無下限”的認知。
具體而言,這位名為“@阿浩不忘初心”的網紅阿浩,在快手平臺坐擁近1800萬粉絲,是一位靠著暴飲暴食和擦邊內容,帶貨減肥藥的“大胃王”主播。
圖源:@阿浩不忘初心
在直播間,阿浩主要帶貨的是一款名為“仁和左旋肉堿”的減肥藥。
這款減肥產品售價149元,包含3盒共6瓶,是主播口中“1個月的量”,而這個藥的功效更是離奇,只需“服用半個月,便可瘦8到10斤”。
對于功效如此顯著的“減肥神藥”,阿浩的推銷方式則更是簡單粗暴。
直播間中,阿浩身后往往站著多名身穿吊帶短褲、骨瘦如柴的女助播。
在一番暴飲暴食之后,女助播們會當著鏡頭的面吃下多粒減肥藥,并反復展示自己瘦到肋骨外翻的腹部。
每當這時,主播阿浩便在旁邊推銷減肥產品,要求女助播們報出加入團隊前后的體重差值,聲稱其團隊成員都是通過服用該產品保持身材。
圖源:@阿浩不忘初心
要知道,為了證明減肥藥的奇效,直播間一度上演過主播“一分鐘狂吞50個餃子”、“20分鐘吃超30個毛雞蛋”的戲碼。
而女助播們為了增加藥效的可信度,更是邊吃邊“發毒誓”,揚言:
“吃仁和瘦了80斤”“不是吃仁和瘦的咋辦?出門死、死全家!”
這種極端對比制造的“身材焦慮”,將直播間變成了大型PUA現場——暴食者越瘋狂,減肥藥越顯得“神奇”。
不僅如此,為了博人眼球,阿浩身后的女助播們往往會用疑似擦邊的動作攝入條狀物如驢鞭、三文魚等,還會在吃播時刻意發出“上不得臺面的聲音”。
如此種種,都成為了留住用戶的“鉤子”。
數據揭露了這場表演的暴利本質:三盒減肥藥成本僅21元,直播間打折后售價149元,利潤率高達600%。
而所謂的“原價600元”“限量搶購”不過是劇本套路——助播被阿浩當眾辱罵后“被迫降價”的情節,每天重復上演。
圖源:新黃河
據新快平臺的數據顯示,“阿浩不忘初心”直播間最近30天直播帶貨仁和左旋肉堿64場次,銷量3.84萬單,銷售額高達575.07萬元。
不僅如此,據阿浩多次自爆,他帶貨仁和牌減肥產品已有三年半時間,累計“賣了2185萬單,帶1200萬用戶去減肥。”
僅按一單149元計算,賣出2185萬單意味著阿浩光靠著賣減肥藥就賣了多達30多億!
平臺加強監管下 仍有漏網之魚
事實上,在網紅阿浩靠著獵奇表演和營銷話術大肆撈金的同時,這款爆賣的減肥藥,早已遭到了消費者的瘋狂投訴。
不少購買過該產品的網友反饋稱,該產品對減肥瘦身毫無作用,更有甚者表示,該產品不僅無效,還有導致腹瀉等副作用。
不僅如此,不少網友因難忍直播間的低俗,憤而向平臺發起舉報,卻少有舉報成功的反饋。
只有一位用戶表示收到了平臺的處理結果,但處理力度不足掛齒:僅封禁直播間一天。
圖源:小紅書網友
更諷刺的是,據報道,阿浩的直播間在2024年半年內已經累計接收到7次平臺警告,可如今卻依然活躍如常。
事實上,近年來,快手對違規直播內容的打擊舉措堪稱“重拳出擊”。
根據平臺發布的《2024年社區治理綜合報告》,快手在2024全年共關停26572場違規直播,處理了2474個違規賬號。
不僅如此,平臺還清理涉及謠言、網暴、低俗等內容超過51萬條,并運用技術手段封禁146萬余個黑產設備。
圖源:快手科技
在具體措施上,快手建立了包括實時監控系統、用戶舉報機制、違規標簽標記等在內的多維度管理體系。
尤其在整治“演戲賣貨”方面,曾連續發布公告打擊惡意砍價、虛假劇情等行為,甚至一度封禁過“大胃王紅姐”等頭部主播的直播權限。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在監管收緊的語境下,“阿浩”們會把“藥”換成“食品”,用“掉秤”代替“減肥”,把“尿毒癥”說成“某毒某癥”;
還靠擦邊表演轉移注意力,甚至私下引流到其他私域平臺進行交易。
這也就導致了“從嚴從重處置”的平臺承諾與阿浩直播間“警告7次仍存活”的現實,形成極其荒誕的對比。
不難看出,即使平臺持續加大了監管舉措,仍有不良主播想盡辦法鉆空子,成為漏網之魚。
由此一來,直播間的消費者便成為了待宰羔羊,而千萬粉主播的社會責任,也淪為了賬戶上的小數點。
但必須承認的是,亂象從來不是單方面釀成的。
當三線城市主婦為“148元逆襲人生”下單時,當年輕人為“瘦80斤”的虛假承諾買單時,我們是否也該反思:
為何總有人相信“暴食能瘦身”的反智神話?為何總有人將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托于一瓶三無產品?
阿浩的2000萬粉絲,何嘗不是這個時代集體焦慮的投影?
在電商天下看來,行業的救贖需要更鋒利的刀刃。
平臺必須加強人工審核力度,細化主播行為規范,建立獨立于流量考核的監管體系;
監管部門需跳出“警告-整改-復播”的循環,用巨額罰款、永久封號、連帶追責讓違規者真正痛到骨髓。
因為,唯有讓違規成本遠超收益,才能終結“阿浩們”的畸形狂歡。
而消費者們,或許也需要一場認知革命——在算法編織的幻夢中保持清醒,或許才是抵御鐮刀的最后盔甲。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本文首發于電商天下(ID:DSCTX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