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言 “草書難學”,實際上,若是掌握“草法”,以及其中的規律和訣竅,草書未必高不可攀,當然這些秘法,僅有古人法帖具備,故而學草之前,我們首先擺正思想,不受“鬼畫符”侵擾,選擇一部正統字帖。
當前最流行的范本,就是《十七帖》和孫過庭《書譜》,這2幅作品的筆法,確實純正、精到,乃是絕佳選擇,但是現代人的基礎薄弱,理論不扎實,識讀尚且困難,更不用說,透過血肉,分析內層筆法。
幸好早在明代,古人具備先見之明,當時宮內一位高人,總結歷朝特色、晉唐“草法”,凝聚王羲之畢生心血,編出草書界“第一寶典”——《草訣百韻歌》。
此帖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成書,源于王羲之真跡,每個字經過精挑細選,前后耗費幾十年,力求標準、精妙,展現正宗“草法”和傳統之美。
而且內容方面,依據北宋“采真子”草訣改編,通過5言歌訣,講解草書的難點、易錯點和構成方式,教會我們利用旁邊部首,去分辨形近字,就拿“酒花分水草,技放認支文”分析。
這句話意在分辨形近字,草書的線條簡練,行筆連貫、迅疾,很多字體的外觀,長得十分相似,只能依據偏旁、細微筆畫的差異,將其正確區分,比如“酒”和“花”字,主體部分相似。
只不過“酒”字的左邊,乃是連貫的3點水,“花”字上面,則是2點化成的草字頭,“技”和“放”字亦是如此,連筆之后,左邊的部首相似,遂看右邊“支”分辨,“放”字右邊,沒有上方橫畫,線條更加連綿、簡潔,似一氣呵成。
這幅《草絕百韻歌》囊括160多句歌訣,語言簡練,內容完備,非常容易背誦,同時草字旁邊,還有相應的小楷朱批,幫助我們辨識,新手小白也能輕松看懂,并且此作乃是罕見墨稿。
卷內字體清晰,墨色潤麗,點畫無一缺損,便于我們觀察細節,時常臨摹和學習,既能快速、輕松的入門草書,分辨草字差異,造就穩固的基礎,同時還可以領會“草法”,以及古人的技巧和風貌,利于日后銜接名帖。
而今,我們對王羲之《草絕百韻歌》,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經折裝,裝裱精細,使用翻折設計,便于臨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市面罕見,獨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還原,所有字體的細節處理,全都一覽無余,見此品如見原作,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