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美聯社報道:世界上第3例接受豬腎移植的患者,也是目前豬腎移植后存活時間最長的患者,已經于4月4日切除豬腎,恢復透析。
圖源:美聯社報道▽
非常遺憾!這位患者就是之前和大家介紹過的Looney——!
患者目前情況介紹
Looney在2024年11月25日接受豬腎移植,術后恢復良好,截至到4月4日,她已經在豬腎移植后存活了130天,也是目前移植后存活時間最長的患者,而切除豬腎的原因是由于身體出現了排斥反應。
Looney的主治醫生Robert Montgomery表示,引發排斥反應的原因正在調查中。
可能和感染后減少了免疫抑制劑的劑量有關,劑量減少后,由于身體免疫系統重新活躍,多種因素共同導致了對豬腎的排斥。
醫生認為,相對于使用更高劑量的免疫抑制劑來保留豬腎,切除豬腎的風險相對更小,權衡利弊后,為Looney進行了豬腎移除操作,目前她已經重新進行透析,恢復良好。
Looney說:“雖然結果并不如人意,但我在與豬腎相處的130天里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可以幫助和激勵許多其他人戰勝腎病。”
圖源:美聯社報道▽
這說明,尤其對于異種移植來說,如何在預防排斥反應和預防感染之間權衡,還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我國豬腎移植取得突破
我國的豬腎移植研究也在迎來突破和進展!
此前,3月6日,中國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在中國科學院竇科峰院士指導下,完成了亞洲首例、全球第五例豬腎移植,此次手術由我國科學家獨立自主實施,目前接受移植的患者術后已超過30天,狀況平穩。
這位接受豬腎移植的患者今年已經69歲,患有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服藥30余年,8年前進入尿毒癥期。
但由于沒有合適的配型腎源,只能維持透析。又因為長期透析引起并發癥,先后發生腦梗、心梗,病情雪上加霜。
在經過學術委員會、醫學倫理委員會、器官移植委員會等審核通過后,西京醫院進行了這場豬腎移植手術。
在多個科室緊密合作下,術中移植腎臟血流灌注良好,隨即產生尿液,未發生超急性排斥反應。
圖源:空軍軍醫大學公眾號▽
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第三天血肌酐已降至正常水平,由術前的706umol/L已降至90umol/L。
截至4月9日,移植患者術后已超過30天,移植腎功能穩定,血肌酐維持在66-110μmol/L,24小時尿量穩定在1800-2600ml,生命體征平穩,腎功能良好,西京醫院宣布患者出院。
這也標志著我國在豬腎移植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進展。
豬腎移植面臨的困難
異種器官移植想要解決器官短缺的現實難題,然而任何新技術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充滿了艱辛與挑戰。
目前豬腎移植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受者抗移植物的免疫反應。
我們都知道“眼里容不得沙子”,一旦眼里進沙子,我們馬上會難受得想各種辦法把沙子弄出去。移植排斥反應也是如此,移植器官本不屬于我們身體,一旦免疫系統識別到這是一個外來腎臟,免疫系統便發動攻擊想把它弄出去。
而異種腎移植的來源是豬腎,跨物種,人體的免疫排斥反應還會更大。
雖然研究人員在移植前,已經對豬腎進行基因改造,改造和刪除了豬的異種抗原、滅活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插入物,然而,術后患者仍然需要使用非常強效的免疫抑制劑來降低排斥反應。
強效免疫抑制劑是一把雙刃劍,可以預防異種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但也會壓制人的正常免疫,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如嚴重感染、癌癥等。
豬腎移植最長存活患者Looney 也正是因為在減量免疫抑制劑的過程中出現了排異問題而導致移植腎失去功能。
只有解決免疫排異、強免疫抑制方案風險的不確定性和其他倫理問題后,異種移植才能常規用于臨床。
不管未來如何,我們都致敬參與研究的腎友先行者們、醫生和研究者們,感謝你們為了改善腎臟病預后做出的所有努力!
點開下方圖片,可關注、查看、搜索腎上線所有歷史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