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報》第395期 副刊
“赤橙黃綠藍靛紫”,當牛頓在17世紀用三棱鏡折射出彩虹時,他“規定”彩虹由這七個色系組成,雖然這個讀起來朗朗上口,但你沒發現有什么不對嗎?藍和靛都是藍色系的。為什么有兩個藍色?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顏料為紅、黃、藍),由紅、綠、藍混合而成的二級顏色為橙、黃、紫(顏料為橙、綠、紫)。從大類上來說,彩虹的顏色應該被分為六種。
但是,身為科學家的牛頓也是一個虔誠的神學家和煉金術士,他迷戀西方傳統中“7”這個幸運數字。從古希臘時代開始,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就為“7”賦予了特別的含義:它是最基本的圖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相加的結果,是完美的化身。該學派還將“7”看作生命的載體和秩序的象征。在《圣經》中,7也反復出現。于是,一個星期是7天,音樂有7個音符,美德和罪惡都有7種,連救助白雪公主的小矮人也是7個……7無處不在。于是,為了湊成這個數字,牛頓在彩虹的顏色中加入了“靛藍”——這是當時的英國民眾非常喜愛的一種染料色。
如今的調查問卷顯示,在眾多的顏色中,歐美民眾最喜歡藍色。然而,在物質的顏色誕生之初卻沒有藍色,早期顏色有能從土壤和礦物質中得到的黃色、紅色、棕色、白色、黑色等,但沒有藍色。因為正如彩虹一樣,早期人類經常看到的天空和海水的藍,并不出于物質實體,無法被用來制作顏料。
實際上,根據人類學家布倫特·伯林和語言學家保羅·凱等人的研究,在大部分的語言中,藍色是六種基礎色中最后一個被命名的。甚至在燦爛的古希臘文化中,人們眼中的彩虹沒有藍色,也沒有一個詞來表示藍色。《荷馬史詩》談及多種顏色,但提到海水時,詩人稱其為“深酒紅色”。
藍色在中世紀才逐漸得到重視,它在馬賽克和彩色玻璃藝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頗負盛名的法國沙特爾大教堂,以其彩色玻璃窗的巨大體量、復雜性和藝術性著稱。在整個建筑的立面,花窗的面積達到2600平方米,共呈現了172個《圣經》中的場景,令人眼花繚亂。這些精美的彩色玻璃窗被陽光照射后的主色調是變化莫測的藍色,人們將之稱為“沙特爾藍”。其中,最美的“沙特爾藍”出自《美麗的溫室圣母》。這個窗戶位于大教堂的南部通向唱詩臺的入口處,畫面的中心展示了坐在被四位天使高舉的寶座上的圣母子。藍色不僅在整個窗子中的占比最大,還區分出不同的顏色:有淡藍色和深藍色,也有偏綠的藍色和偏紫的藍色等。
在基督教的架上繪畫中,藍色逐漸成為圣母衣袍的專屬色——因為用于繪制的群青藍既純凈又昂貴。這些群青藍提取自進口于阿富汗的青金石,每1000克礦石只能產出30克顏料,在最緊俏的時候,其價格高于黃金。正因如此,藝術史上流傳著很多連著名畫家都用不起群青的故事:因為沒有群青,米開朗基羅的《基督下葬》空留瑪利亞的身影;拉斐爾只在畫作的最上層使用這種顏色;維米爾買群青買到破產……因此,在看到巴洛克畫家薩索弗拉托繪制的《祈禱的圣母》時,人們驚嘆他對藍色的奢侈使用。然而,正是這樣純凈的藍色配上嫻靜圣母虔誠的祈禱,我們才知一些心理學家所言不虛:群青可以鎮定情緒,使人平靜下來。
薩索弗拉托?《祈禱的圣母》?布面油畫?1640—1650年?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當時間推移到現代社會,康定斯基在《論藝術的精神》中寫道:“我們在藍色中感到一種對無限的呼喚,對純凈和超脫的渴望。”之后,他組建了藍騎士社,因為他和團體的另外一位發起人弗朗茲·馬克“都喜歡藍色,馬克喜歡馬,而我喜歡騎士”。馬克曾多次用藍色描繪他最喜愛的馬,在其代表作《藍色馬群》中,將馬的結構進行了概括處理,飽滿弧線的多次出現具有立體主義色彩,和馬群組成的藍色色塊形成對比的是背景中紅、黃、綠等飽和度同樣很高的基礎色。馬克妥善地處理了顏色沖突的問題,并且讓畫面充滿戲劇性的張力。幽藍色的寶馬顯然不是自然的產物,優雅的休憩姿態也讓人感嘆——這是天國才有的藍色精靈。
弗朗茲·馬克?《藍色馬群》?布面油畫?1911年?美國沃克藝術中心藏
假如前面提到的內容有些“小眾”,那么“國際克萊因藍”你一定聽說過。這是以法國當代藝術家伊夫·克萊因的名字命名的顏色。實際上,它不是一種新的顏色,而是提高了飽和度和穩定性的群青藍。克萊因反復且唯一地使用這種顏色,因為他賦予藍色獨特的精神價值:“藍色沒有維度,它超越維度……”他不僅將畫布和雕塑平均地涂成這種藍色,還在行為藝術《人體測量學》中將女人的身體涂成藍色——當成畫筆在巨大的空白畫布上使用。現在,這種藍無疑被商業化了:當你打開購物平臺,就能搜索到大量以“克萊因藍”為標簽的商品,成為商業文化的表征。■
(作者系湖北美術學院教師)
編輯 | 楊曉萌
制作 | 閆天蒙
校對 | 蔡培新
初審 | 李振偉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