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學急救 · 急救為人人人人學急救 · 急救為人人
近日
廈門市龍湫亭實驗學校
三年級王同學(化名)的父母
為學校送去兩面錦旗
為感謝學校和校醫爭分奪秒
救回自家孩子一命
咱們展開說說
驚魂20分鐘·與死神賽跑
2025年3月14日,廈門市龍湫亭實驗學校的體育課上,三年級學生王同學在熱身跑時突然倒地,嘴唇發紫、瞳孔散大,心臟驟停!校醫李藝玲飛奔而至,發現他已無呼吸和脈搏,當即跪地實施心肺復蘇。在體育老師協助下,她完成五組胸外按壓(150次)和兩次AED電擊,持續20分鐘的搶救后,孩子終于恢復意識,轉危為安。
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不僅因校醫的專業與堅持而成功,更因一個“紅色方盒”的存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正是這臺設備在關鍵時刻的兩次電擊,為生命爭取了黃金時間。
AED成校園剛需?數據與政策雙印證
王同學并非個例。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104萬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而心臟驟停后的“黃金四分鐘”內使用AED,存活率可提升至50%-70%。
近年來,國家政策強力推動AED普及:
《健康中國行動》明確要求學校、交通樞紐等場所必須配備AED;
福建省2024年投入4000萬元新增1000臺AED,覆蓋學校、養老機構等場所,全省累計配置近5000臺……
政策落地成效顯著:僅廈門華僑大學便獲贈12臺AED,形成校園急救網絡;杭州地鐵站、社區實現AED全覆蓋,3年挽救57條生命。
AED+急救培訓缺一不可
校醫李藝玲的救援并非偶然。她坦言:“培訓與實戰完全不同,但正是反復練習讓我能冷靜應對。”龍湫亭實驗學校定期組織急救培訓,全校師生掌握心肺復蘇技能,這正是救援成功的關鍵。
數據顯示,我國公眾急救知識普及率不足1%,而挪威、日本等國家高達80%。政策同步發力:
福建省計劃2024年培訓10萬人次救護員;
深圳市要求AED配置點人員100%接受培訓……
急救培訓與AED配置缺一不可,唯有“人機協同”,才能織密校園安全網。
急救知識進校園 生命守護在身邊
政策推動下,全國校園AED需求激增。而如何科學配置、高效運維?耀致急救交出了答卷:
>>全場景覆蓋<<
為學校、地鐵、社區等提供AED設備,聯合科曼醫療打造“救命神器”硬核技術;
>>創新“移動AED”<<
組建“速救先鋒”車隊,讓AED隨車流動,突破急救時空限制;
>>培訓+服務一體化<<
為合作單位提供急救技能培訓、設備巡檢及數據管理,確保“關鍵時刻用得上”。
目前,耀致急救已為全國上千所學校安裝AED,并助力廣州、深圳等城市實現“5分鐘急救圈”。
急救知識進校園 生命守護在身邊
王同學的幸運,是政策、設備與人性光輝的共同結晶。但我國AED覆蓋率仍不足發達國家1/10,校園配置任重道遠。
如果您的學校還未配備 AED,或需要升級急救培訓方案,請聯系耀致急救,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黃金四分鐘”。
切記!當心臟驟停發生時,最近的 AED 和受過培訓的校醫,就是孩子與死神之間的最后一道防線。生命無價,備而不用遠勝用而不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