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885年4月18日
中日簽訂《天津會議專條》。1884年12月4日,朝鮮“開化黨”人金玉均按照日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密訂的計劃,引日軍攻入王宮,挾持國王,組織一個由“開化黨”人擔任要職的親日政權,史稱“甲申事變”。事變后,清兵應朝鮮之請,擊敗了日軍和“開化黨”,攔回被挾持的朝鮮國王。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為全權大使出使中國,要挾清政府談判。李鴻章妥協,4月18日在天津與伊藤簽訂《會議專條》,內容包括中日同時從朝鮮撤兵;將來朝鮮若有變亂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日本實際上在朝鮮獲得與清廷同等地位。
1932年4月18日
日第10師團由師團長廣瀨壽助中將率領抵達哈爾濱,接替第2師團任務,當即派第8旅團村井少將部阻擊在中東路東線活動的東北義勇軍。
郭泰祺由南京返滬,對上海停戰會議表示憂慮。
李杜、丁超、馬占山、蘇炳文聯合吉、黑義勇軍三路進攻日軍。
上海大中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和總工會、市商會等團體及各界民眾成立東北義勇軍后援會。
西安學生舉行抗日游行示威,搗毀國民黨市黨部,遭到反動軍警鎮壓。
中國工農紅軍西北先鋒隊成立,劉善忠為游擊隊司令。
1933年4月18日
日軍特務機關長板垣征四郎由天津密電武藤信義稱:張敬堯預訂21日在北平發難,要求關東軍加緊進攻長城線,造成前方軍事緊急以配合平、津內變,武藤遂令第8師團準備于21日猛攻南天門等地。
日軍占領灤東各縣,對平、津兩地形成包圍局面,華北震動。
國民政府命令撤銷東北交通委員會。
1934年4月18日
土肥原假“華北人民愛國協會”之名,向參謀本部提出一項極機密的《挽救華北的政策》文件,主張由李際春、石友三、白堅武等漢奸建立所謂“新華北政權”。疆域包括長江以北各省及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察哈爾、綏遠及寧夏等地。其軍隊稱為《定國軍》,計劃推吳佩孚為總司令。東京雖未正式批準,但此后土肥原則成了策劃華北“自治”運動的的主要人物。
有吉明答記者,稱:“中日華北問題為地方事件,將來即由地方當局處理之。通車通郵系事實上之要求,且中日在簽訂《塘沽協定》時已有諒解,……此事正期待中國當局之表示。日方應付辦法將視中國態度為轉移。”
汪精衛和有吉明會晤后發表書面談話,稱:“有吉公使之來,全系為辭行,無具體商談。彼表示欲謀中日兩國之和平親善,回國向外務省報告”,又稱:“現在東北問題尚未解決,實為兩國和平親善的暗礁。”
王揖唐應日人吉井芳純邀請,以組織“中日真言密教會”為名赴日。
歐美報刊紛紛發表評論,反對“天羽聲明”。
1935年4月18日
旅日被逐僑胞第48批回到上海。
西南政務委員陳中孚在東京訪日本陸相林銑十郎,交換“中日親善”問題意見。
偽滿在山海關大量收購現洋,偷運出境者日達5萬元以上。唐山運出已達70余萬元,津東各縣運出約200萬元,銀價暴漲,唐山市每100元加水高達18元2角。本日,河北省政府令,各縣切實嚴防。
廈門市連日出口現銀,數達30余萬之巨。本日,商會開緊急會議,議決具呈市府并函海關即日起禁銀出口,并由商會組織糾察隊,協助警察查禁。
綏遠烏拉特前旗民眾因設卡收稅問題圍攻王府。傅作義令王靖國派部隊前往彈壓。
上海市學生國貨年推行聯合會舉行學生服用國貨宣誓典禮,萬余學生參加宣誓。
1936年4月18日
日政府發布陸甲第6號軍令,規定華北駐屯軍司令官軍部任命制改為“親補制”,由天皇直接委任,并增強約3倍的兵力,即由1700人增至5700人,同時改1年交替制為永駐制。其增強后的新編制是:中國駐屯軍司令部、步兵旅團司令部、步兵第一、二聯隊、戰車隊、騎兵隊、炮兵聯隊、工兵隊、建筑隊、憲兵隊及駐屯軍醫院、倉庫等。
北平《晨報》載:因受日本走私白糖的影響,上海60家糖行瀕危,華糖存貨山積,時有停閉之虞。
據《申報》載巴黎哈瓦斯社電稱:經濟金融通訊社駐紐約訪員宣稱,中國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甫等應美國財政部長邀請,4月初到華盛頓與美國當局談話之后,中美英三國經濟協定業已簽訂,規定由英美援華,維護中國幣制,幫助解決復雜的貨幣問題,其辦法,由美國續向中國購買白銀,其價值當較國際市場為高,使中國獲得美元與金貨,用以調整外匯,但中國不得將其白銀售與其他買主,防止銀幣漲落。英國則擬以款項貸于中國,使中國銀行增加外匯準備。
1937年4月18日
蔣介石自奉化到杭州,蔣經國亦自俄抵杭州
1938年4月18日
徐州會戰開始。是日拂曉,坂本、長瀨兩個支隊從郭里集附近,瀨谷支隊自嶧縣附近分別發起向徐州的攻勢作戰。
上海閘北四行倉庫價值1000萬元以上的存貨被日軍掠奪運回日本。
重慶舉行遷都一周年紀念會,林森號召,一定要在“最短期間,把敵人逐出中國,恢復我們的首都,恢復我們全國土地”。
福建省政府不堪日艦威脅,遷永安。
于學忠第51軍和川軍孫震第41軍一度攻克山東南部韓莊。
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張國燾黨籍。
新四軍第2支隊到達安徽巖寺集中。張鼎丞任司令員,該部共1800余人。
1939年4月18日
日本政府正式向國內外公告,宣布南沙群島歸日本領土。
日本大本營批準第11軍可在湖北隨棗地區作戰。
軍令部以湖北隨棗吃緊,調31集團軍湯恩伯部5個師增援第5戰區。湯率部開始在棗陽地區集結。
八路軍115師楊勇部686團在山東寧陽東北葛石店殲偽軍100余人。
1940年4月18日
偽漢口市政府舉行擁汪大會。汪精衛在會上講:如果武漢、廣州、北平、南京各地的和平運動統一起來,就可以促成全面和平的實現。
軍委會根據交通會議決議案,撤銷軍事運輸總監部及運輸總司令部,另設運輸統制局,派參謀總長何應欽兼主任,交通部長張嘉璈、后勤部長俞飛鵬兼副主任。
宋慶齡三姐妹在重慶中央廣播電臺向美國演講,宋慶齡指出:“中國人民已經拿起武器,爭取自己的自由,同時也是為世界人類、為你們大家爭自由。”
1941年4月18日
日軍飛機18架空襲重慶。
中國軍隊擊退從浙東坎門登陸之日軍。
中共中央發出1941年4月政治情報,指出“目前國內時局乃是反共高潮暫時低落與對日抗戰繼續的局面”。
羅斯福、柯里發表談話,將依據租借法案迅速將軍火輸入中國。
1942年4月18日
本日晚10時,杜聿明下達突圍的命令,放棄在緬甸平滿納會戰計劃。
蔣介石自重慶電駐英大使顧維鈞,囑告英政府從速決定借款并正式宣告。
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并中共中央,對國內當前形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國民黨反共活動又加緊,并舉出事實說明時局的危機,蔣介石國民黨有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可能。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和軍委直屬機關召開整風學習動員大會。
美機16架由杜立特中校率領轟炸日本東京、名古屋、神戶后,大部分降落中國。機組多為民眾所救。
影片《東京上空30秒》中,展現了中國民眾救助美飛行員的場景
從截獲到日本同盟通訊社的電報,知東京、橫濱遭空襲;又報導名古屋、神戶也被轟炸。重慶全市民眾為這一重大新聞而歡騰。
英軍決定將鐵路、公路(緬境)交中國管理。
1943年4月18日
日本華北方面軍布置對冀西即北岳區(太行山脈北部地帶)進行春季“肅正作戰”,攻擊目的是“擊滅該地的中共軍隊,徹底毀滅根據地的設施”。共分2個階段進行:第1個階段自4月19日至4月28日;第2個階段自4月29日至5月10日。
中共山東分局發出《重新整風學習的指示》。
日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座機飛抵布干維爾島上空時,被美殲擊機擊落喪命。后日軍搜到山本尸骸,見其手表指針停在7點45分上,其座機殘骸仍留在布干維爾的密林中。5月21日,日本大本營公布死訊。
1944年4月18日
汪偽政府發行第一期建設公債3億元。
汪偽行政院第205次會議決定:一、成立米糧采銷總管理處清理委員會,陳君慧任主任;二、決定自4月1日起加征鴉片治安附捐。
山東軍區乘吳化文率部出援,后方空虛,留1個團在悅莊積極活動,牽制偽軍外,集中5個團于是日奔襲吳之后方機關鄭家王莊。我第1團殲吳總部大部,其他各團也分別于黃莊等地殲偽軍一部。
1945年4月18日
日本大本營鑒于美軍已在沖繩登陸和蘇聯已廢止中立條約,指令中國派遣軍收縮華南兵力,以加強華北、華中重要地區,并決定從廣西、廣東的第11、13軍中抽調第3、13、27、34師團集結于華北、華中要地。
陳公博在北平檢閱北平綏靖軍及陸軍學校官兵時講話稱:“無論形勢如何,都必定要反共。”
重慶《新蜀報》被報社內部人員張駿所帶領的武裝特務所竊奪;成都《華西日報》及晚報被國民黨暴徒搗毀。
蘇中沙溝解放區建立市政府。
(綜合、修訂自《中華民族抗日編年》《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八路軍大事記》《新四軍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大事記》“抗戰直播”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