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和文末!
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行為越來越“失控”,連美國本土都難以承受,甚至引發了加州與聯邦政府之間前所未有的矛盾。
4月16日,加州州長紐森正式向特朗普發難,將其告上法庭,指責其濫用關稅權力,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破壞。
如果這種行為持續下去,“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加州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困境,甚至可能陷入生存危機!
關稅陰影籠罩下的“黃金之州”
加州曾經是全球化浪潮的先鋒,憑借硅谷的科技創新、農業的繁榮以及港口貿易的繁忙,吸引了全球的資金與人才,經濟增速令人矚目。
然而,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卻讓加州經濟遭受重創。2024年,加州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其中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是主要貿易伙伴,進口額高達2030億美元。
這三國也是加州出口的重要市場,占據了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特朗普政府對這些國家實施的懲罰性關稅,如同一道道枷鎖,嚴重阻礙了加州經濟的發展。
農產品滯銷,科技企業成本激增,紐森直言,特朗普的非法關稅讓商品價格飆升,企業經營困難,普通民眾生活壓力倍增。
關稅看似是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實則像一把雙刃劍,不僅未能助力,反而讓加州損失數十億美元。對于加州而言,國際貿易至關重要,能否持續發展取決于此。
隨著總統大選臨近,紐森訪華受到高規格禮遇,這次訪問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中美經貿關系的重要性,并看到了加州與中國的合作潛力,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領域。回國后,紐森對中美合作的信心倍增。
因此,當特朗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時,紐森果斷選擇與特朗普政策劃清界限,明確表達加州支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紐森訪問中國
紐森深知對華貿易對加州的意義重大,每年超過六十萬個就業崗位依賴于中美貿易往來。一旦因關稅問題導致貿易中斷,加州民眾的生活將直接受到影響。
紐森起訴特朗普政府并非為了立即阻止關稅政策,而是希望向全世界傳遞加州反對的聲音,表明加州堅決抵制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
紐森
按照美國法律體系,總統擁有關稅決策權,加州通過法律途徑挑戰成功的可能性極低。但紐森依然堅持起訴,這是政治姿態的體現,他要讓世界知道,特朗普不能代表加州,美國還有其他聲音。
加州也在積極尋找應對措施,努力自救。面對關稅帶來的沖擊,加州并未依賴聯邦政府,而是直接與相關國家的地方政府建立聯系,試圖繞開關稅限制,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紐森
多方博弈中的制衡力量
紐森的抗爭并非孤立無援,許多富豪和企業家同樣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表示強烈不滿。
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公開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在“自殘”。她認為,關稅導致物價上漲,企業競爭力下降,消費者負擔加重。
耶倫指出,指望通過關稅迫使工廠回流美國只是幻想,全球產業鏈的調整需要漫長的時間,無法一蹴而就。
耶倫
美國各地的小企業主聯合起來,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特朗普政府未經國會批準擅自加征關稅的行為違法。
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還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盟友紛紛疏遠。例如,英國商務大臣計劃訪華重啟中英貿易對話,歐盟也開始對美實施報復性關稅,導致美國農產品出口大幅下滑。
紐森直指特朗普“腐敗”“無賴”,雙方徹底決裂,這標志著美國政治斗爭將進一步加劇。加州作為與世界經濟聯系最緊密的地區之一,受“脫鉤”影響最大,因此率先發聲表達立場。
紐森此舉不僅是為加州謀求更好發展,也是提醒世人,美國并非鐵板一塊,地方間的合作仍是中美關系的重要希望。相比國家層面的合作,地方合作更加靈活,更容易達成共識,或將成為穩定中美關系的關鍵力量。
結語
紐森訪華與起訴事件充分說明,地方政府在維護自身利益、推動實際合作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權。
這些行動凸顯了地方政府在中美關系中的特殊角色及其獨特優勢,或許能為兩國關系的未來走向提供新的思路。這對中方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信號,中美關系有望迎來轉機。
地方層面的合作或許能夠打破當前僵局,為兩國關系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推動中美關系向積極方向發展的突破口。
文章信源:原文刊登于中國新聞網---2025.04.17:《美國加州起訴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原文刊登于魯網---2025.04.17:《加州動手了!州長紐森:就關稅政策起訴特朗普政府》原文刊登于觀察者網---2023.10.27:《7天5省市,加州州長訪華“沒把自己當外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