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尹星云)4月18日,北京市延慶區農業科技成果發布及供需對接會在中關村延慶園舉行。本次對接會以“科技興農,綠色發展”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聯合延慶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
會上,發布了2025年《北京市科協(延慶)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站科技成果匯編》,共收錄農業科技成果223項,其中包含糧食作物、蔬菜、林果等113個新品種,優質高效生產、設施裝備、綠色農業等34項新技術,信息產品及裝備、綠控產品、功能性產品等76個新產品;2025年匯編新增收錄農業科技成果共計59項,并為2025年新入站的40名專家頒發聘書。
現場還成立了延慶區科技農服聯盟,更好地整合資源、協同創新和優化服務,達到加速推動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目的。據介紹,聯盟由延慶區農業農村局、區科協、北京綠富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并邀請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園藝產業促進分會、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立體綠化與生態園林專業委員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加入,首批發展成員19名。
延慶作為京郊農業大區,按照“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要求,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會后,區內多家參會企業、合作社代表與科研院所、協會專家簽署46份供需對接意向單,不斷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延慶區落地示范推廣。
“此次對接會的召開,就是搭建合作共贏的平臺,讓‘需求’與‘供給’精準對接,實現資源的整合、智慧的碰撞,讓田間地頭的辛苦耕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讓每一份農業需求都能找到最優質的供給。”延慶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姚志勇表示,“我們將結合延慶實際,持續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延慶區落地、示范、推廣,實現科技強農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