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氣溫逐漸回升,翼城縣33.8萬畝的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為確保小麥茁壯成長,農戶們搶抓農時,開展春澆作業,廣袤田野上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農忙景象。
翼城縣農業生態保護發展中心副主任 李瑞:當前小麥已經進入拔節期,拔節是小麥需水、需肥最大時期,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讓小麥“吃飽喝足”,這個時候你看它的分蘗已經出現了兩級分化。
在翼城縣中衛鄉辛莊村周震紅家的農田里,一條條滴灌帶整齊地鋪設在麥苗間,清澈的水流順著滴灌帶緩緩流向小麥根部,實現了精準灌溉。翼城縣農業農村局還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針對滴灌系統的水肥使用情況,為種植戶們進行細致的指導,確保每一滴水都能發揮最大效用。
種植戶 周震紅:我種了有100多畝地,小麥現在正是拔節的時候,這春澆最關鍵了,這個時候就希望返青水澆上。這水一澆,這麥子肯定是茁壯成長,豐收就有希望了,這技術指導給咱一說,咱心里就有數了,就特別踏實。
與此同時,噴灌技術也在部分地區大顯身手。唐興鎮石橋村的集體托管麥地里,固定式立桿噴灌設備成為了合作社的得力助手。只需按下開關,細密的水霧便從噴頭中噴灑而出,數十個噴灌頭同時作業,可實現定點噴射,或是180度、360度旋轉噴射,晶瑩的水霧與碧綠的麥苗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據了解,翼城縣冬小麥種植面積達33.8萬畝,目前已完成灌溉10.6萬畝,滴灌、噴灌、微噴等各類節水設施覆蓋面積已近4萬余畝。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這些節水設施在用水方面實現了超過50%的大幅節省,人力成本更是降低了80%以上,肥料利用率也成功提高了30%以上 。
翼城縣農業生態保護發展中心副主任 李瑞:春澆不僅能滿足小麥生長對水分的需求,還能促進土壤養分釋放,增強小麥的抗逆性。但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澆水量和澆水時間,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出現倒伏等問題。
|來源:臨汾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