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赴美入境審查趨嚴,F-1學簽大規模撤銷等各類事件的發生,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在如此“不確定”的背景下,聚焦到美國職業類移民申請,以望獲得安心合法赴美留美身份。
當下職業類移民中的EB-1A和EB-5成為兩大熱點選項,兩者看似殊途同歸,實則各有截然不同的邏輯與風險點。
核心差異
EB-1A靠“才華”:
美國為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而設立,2025年新政強化“國家利益”導向,需證明成就對美國社會有直接貢獻(如技術帶動GDP增長、行業標準制定等)。
EB-5靠“財力”:
本質是商業投資,80萬美元投資到目標就業區的一個商業項目并創造10個就業崗位。
適合人群
EB-1A:具備行業影響力者,需有持續性成就且可通過各種證據鏈加以佐證。
EB-5:高凈值家庭,具備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并愿意花時間選項目,做盡調。
EB-1A的"隱性門檻"與避坑指南
低成本≠低難度。
很多擁有美國夢的申請人被吸引辦理EB-1A,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辦理成本低,不過幾十萬,即便沒有辦理成功,損失的也只是少量資金,值得去嘗試。
但是低成本不等于低難度,移民局對于EB-1A的10項標準(需至少滿足3項)有非常嚴格的審核要求,需要用杰出性文件、嚴謹證據鏈、個性化材料來說服移民官。
包裝≠實力。
現在很多不良中介,面對不具備杰出性的申請人,也承諾可以操作EB-1A,也就是使用“包裝”手段。
EB-1A的申請,為了使申請人的杰出性更容易被移民局捕捉到,在原本杰出的基礎上按照移民局的審案邏輯進行適度提升,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利用虛假包裝來提高通過率,會有極大風險。
移民局也不是吃素的,現階段已經有大量背景雷同的案例引起移民局的注意,移民局對這部分案件會進行重點審查,輕者被拒,重者會被掛上欺詐名號,后續將無緣美國,得不償失。謹記,EB-1A的材料提升,一定是錦上添花的事兒,絕不是雪中送炭!
澳加美聯案例
幾天前,澳加美聯秉承EB-1A政策要素及移民局審案原則,拒絕了一位來自民營外貿企業管理人M先生的“包裝”要求,M先生公司年營業額超1億,員工超100人,自認是商業人才,要求包裝專利、協議和媒體。
澳加美聯拒絕邏輯如下:
只是賣產品到海外,何來專利發明?更何談專利購買與引用?
媒體報道不是發個文章硬說優秀,要基于獎項、專利、商業成就等,M先生全無;
協會一定是行業內有突出貢獻的人,加入行業協會作為高級會員制定行業規范等,M先生并不具備。
EB-5的"資金運作"與風險防控
項目為王。
眾所周知,EB-5的挑戰在于“如何選對項目”。
2022年3月EB-5新政實施以來,市面上涌現出大量EB-5項目,魚龍混雜,但無一例外都有著精美的PPT,無可挑剔的宣講,讓人為之心動。實際情況并不見得如此,因此投資人要擦亮雙眼,學會深入研究項目的法律文件,了解項目的商業邏輯,資金運作、回款方式等信息,借助專業移民機構對項目進行綜合評估,再做出選擇。
實力組合。
EB-5項目涉及多方關系,包含區域中心、開發商以及移民機構,每一方都是投資人成功的關鍵一環。
投資人應該按照“好人、好事”原則,選擇投資經驗豐富且口碑良好的區域中心,選擇業績優異且客戶服務至上的移民機構,為自己的投資移民保駕護航,確保資金和綠卡雙安全。
理性選擇:移民不是賭局,規劃勝過跟風
EB-1A與EB-5,并非簡單的"才力/財力換身份"游戲,一條考驗“專業價值”,一條考驗“資本智慧”。2025年移民政策動蕩不斷,作為人生的重大決策,無論選擇哪條路,唯有理性評估、專業規劃,才能在變局中把握機遇。
澳加美聯建議建議申請人選擇正規的移民中介,針對自身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移民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