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一個傷感的故事
這事情里,很難定對錯,只能說,不同觀念,不同看法罷了。
清清是個廣州姑娘,優秀漂亮,27歲研究生學歷,父母在順德開工廠,干實業的家庭,清清也是務實低調,勤勞肯干的好姑娘,典型的廣州性格。
男朋友志銘,28歲,河南人,倆人從大一開始戀愛,談了八年,準備在今年十一結婚,但是最近,這八年的感情卻出問題了。
事情的起因是:年初,志銘帶清清回家參加弟弟的婚禮,男友家當地婚俗,要將禮金,禮品,金飾等一眾物品,將屋里擺得滿滿當當,給一眾親戚朋友街坊鄰里展示,不管是男家還是女家,都倍有面子。
南北的婚禮,在儀式上差異很大,尤其是當地有鬧公公大伯的風俗,志銘和他爸被涂得滿面煤灰,帶著大紅花在那唱歌跳舞,清清幾乎笑翻了,這婚俗新奇又好玩。
席間,清清就問志銘,我們將來結婚是不是也這樣?
男朋友很愕然回答:怎么會?我們都在廣州發展,將來婚禮也是在廣州辦。老家這邊頂多就吃頓飯而已,用不著那么麻煩。
清清愕然,隨即失望的說:“結婚是人生大事,我嫁的是河南人,在男家沒婚禮,就好像沒被認可,而且弟媳熱熱鬧鬧嫁進來,我就只能無聲無息就吃一頓席,這像什么話呢?再說,難道我就不值得你家一場婚禮?”
聽到此言,一桌人都愣住了。志銘爸媽連忙問志銘:“這跟你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不是說了彩禮三萬八,婚禮的時候我跟你爸去廣州順便玩幾天啦?”
志銘只感覺臉皮熱得生疼,胡亂應了幾句,就拉著清清進屋了。
因為婚禮這事,鬧得個個都別扭,清清埋怨志銘不尊重他,不重視倆人的婚姻,志銘責怪清清不懂事,故意鬧的,志銘家人則覺得清清不是誠心過日子的,就想著撈好處。
在老家幾天,清清如坐針氈,志銘爸媽那怪異目光,弟弟弟媳意味深長的眼神,一家子說著家鄉話,自己是半只字都聽不懂,格格不入被排擠在外,對于志銘,清清覺得心灰意冷。這段感情,也真的要重新考慮。
回到廣州,清清將這事跟家里說了,父母當即反對,本來就門戶不當,自己寶貝女兒那么優秀,卻被這樣輕視,實在不能忍,房子車子都是自家買,這樣倒貼著反而讓男家人瞧不起了。
清清提出分手,志銘不肯,他想不明白,眼看十一就要結婚了,還半年時間,怎么能說分就分。難道就為了家鄉辦婚禮這樣的事嗎?志銘有點抓狂,八年感情,走到結婚,這是水到渠成的事,自己作為河南人,在廣州辦婚禮都毫無意見,為什么非得回老家再辦一次那么麻煩,浪費了錢還浪費精力。
清清直接就反駁:“娶媳婦,你家里不該辦婚禮嗎?我倆結婚,房子我家買,車子我家買,辦酒席,宴請除了我倆工作單位的同事之外,其他大多是我家的親戚朋友,你不覺得幾乎就像是女家歸寧宴?辦酒席,將你這女婿隆重的介紹給我的親戚朋友認識,那到你男家這邊,就只吃個飯就完事了?”
拉扯2個月,志銘不同意分手,跟清清說,家里同意辦婚禮了,但是支吾了半天,才說出家里的意思,彩禮按照原定的三萬八,婚前展示彩禮和三金禮品的環節不設,如果清清一定要,那得清清家里出點錢,因為家里辦了弟弟的婚事,沒錢了。
話說到這份上,清清才明白,原來一切的因由,是在這彩禮上,志銘一家,生怕自己有樣學樣,也要求弟妹一樣的彩禮。尤其是字里行間,志銘和家人,都在暗示清清算計,貪錢,拜金,還作!志銘更開口埋怨自己,身為新時代女性,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還在彩禮這個事上面糾纏不放,清清是感到又羞怒又委屈,越發堅定要分手。
原來父母對自己的傾力培養,自己的努力上進,陪嫁車子房子,還不如一個只帶回幾床被子的農村女孩子。研究生學歷的自己,更成了不能要彩禮的原因。
自家陪嫁天河一套房,只能算作自己這個廉價新娘的“贈品”。
直到清清堅決要分手,志銘慌了,才開始松口,畢竟失去清清這樣優越條件的女孩,自己再也找不到,志銘極力挽留,并且說一切都能談。但是清清已經決意放手了,畢竟這樣的家庭,家境深淺還是次要,那機關算盡的人心溝壑,才叫人心寒。
編者說:
一段感情能走到婚姻,是很不容易的事,有很多男女,熬到彩禮這環節,談崩了,自然就散了,在清清和志銘這段感情里,顯然不是因為談不攏價格的原因,更多是沒有在男方家里,獲得足夠的尊重感。清清家豐厚的陪嫁,低廉的三萬八彩禮,只是想女兒婚后,能真正的過得好。
而男方拿著廣州低彩禮的標準,去批判清清,不該奢望以河南老家的標準來提要求,這是典型的雙標。將地域差價當作盾牌,八年愛情,便成了婚嫁談判桌上,最先被消耗的資產。
或許不少人覺得,是清清不該,婚姻不是陪嫁與彩禮的等價交換,又不是缺那個錢,八年的感情,從校園走到婚姻,不該以金錢來衡量,這明顯就是偷換概念了,表面看是豐厚的陪嫁,換不來合理的彩禮而形成了錯位廝殺,實則是感情中,兩人付出的不對等,清清在志銘家得不到的尊嚴感,才是摧毀一切的主要原因。
也是志銘一家拎不清,退一萬步說,志銘失去清清這樣優質女生,少了校園戀情的濾鏡,以他的條件,很難再找到清清這樣的女生,回家找的話,只要想結婚,高彩禮依舊是避不開的話題。
在婚嫁市場上,優質男生和優質女生,本來就是稀缺資源。清清和志銘的故事,各有立場,說不上誰對誰錯,但是做人做事,講求過得人過得了自己,利用地域差價來滿心算計,最終還是會算盤落空,徒剩滿懷唏噓罷了,你們說對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