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就在化龍巷視頻號▲
高 度 警 惕!
近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
共報告2起較大級別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共發病2例,死亡2例
分別為:
深圳市龍崗區報告的一起誤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病1例,死亡1例;
珠海市斗門區報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病1例,死亡1例。
其中誤食毒蘑菇的話題沖上熱搜
3月23日,深圳市疾控中心、龍崗區疾控中心通過現場實地調查,在龍崗區寶龍街道某小區后山發現了毒蘑菇——致命鵝膏,俗稱白毒傘,它毒性極強,誤食會造成嚴重的急性肝損害,誤食死亡率達75%。1個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就可能被毒死。
隨著深圳氣溫回升,雨水漸多,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許多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而難以區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嚴重危害生命健康,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采摘、不購買、不食用。
據了解,“鵝膏”是野生蘑菇的一個類別,其中一些含有劇毒。在廣東,常見的劇毒“鵝膏”包括——致命鵝膏(白毒傘)、灰花紋鵝膏、黃蓋鵝膏白色變種,而深圳見得最多的是致命鵝膏——白毒傘,它集中出現在2~5月份,常生長于闊葉林地上,與山毛櫸科的黧蒴栲有共生關系。
▲白毒傘近照。受訪單位供圖
近年來
蘑菇已致多人死亡
常州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去年,家住武進南夏墅的陳奶奶就因為貪嘴遭了大罪,上吐下瀉住進了重癥監護室。起因是陳奶奶照例在家給雞仔喂食時,意外在雞窩邊上發現了一大叢肥厚水靈的蘑菇。陳奶奶高興壞了,當即采了回去,中午又炒又燉,弄了桌“菌子宴”。
然而,飯后不一會,陳奶奶毫無征兆地開始劇烈嘔吐腹瀉,胸悶氣喘眼發黑,腿軟得根本無法站立。被嚇壞的兒女們立即把她送醫就診。
常州二院急診內科醫師張宸銘介紹:“患者送來的時候上吐下瀉,情況非常嚴重,幾乎超過了惡性痢疾。包括她女兒,進了診室沒說兩句話也發生了噴射狀嘔吐。不過女兒吐完就感覺舒服了,老太的癥狀卻一直難以緩解。”
因為陳奶奶攝入毒蘑菇的量實在太大,眼見陳奶奶越來越虛弱,隨時有器官衰竭的可能,醫生決定立即為她進行血液灌流。兩天后,陳奶奶順利脫離險境,從重癥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
醫生介紹,陳老太食用的菌菇可能有毒。這種菌類長相和普通食用菌非常相似,普通人很難分辨,但毒性極強,少量食用就會出現明顯的消化道乃至神經癥狀,如果食用過多甚至會危及生命。每年醫院都會接診數例食用鵝膏類菌菇中毒的患者。
野生蘑菇千萬別吃
“蘑菇中毒的,多是對毒蘑菇有一定鑒別能力的人。”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陳子晞副主任醫師說,很多人都自以為有鑒別野蘑菇的“土方法”,殊不知卻是“刀尖舔血”。
實際上,除了專業人士憑借豐富的經驗多方鑒別外,目前并沒有哪種方法能百分之百識別出毒蘑菇,鑒于蘑菇中毒的后果很嚴重,建議大家不要去采野生蘑菇。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傳華
大部分蘑菇是否有毒,很難判斷,比如說菌柄基部,它有像靴子一樣的腳,然后菌柄的中間這個部位有菌環,或者說這個蘑菇頂端鱗片相對來說比較多,這個蘑菇可能有毒的概率比較高一點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長在動物糞便上的一些蘑菇,可能有毒的概率相對比較高一點。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趕緊催吐。可用手指摳咽部或用器具壓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嘔吐。可反復多次,盡量把胃內的食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醫
中毒后立刻到正規醫院救治,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以備鑒定蘑菇的種類,確定有效的治療措施和判斷預后。
一定要選擇正規安全的渠道購買菌類
不要食用自采或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更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
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
確保飲食安全
一定要謹記
如果在野外看見蘑菇
千萬不要采!
更不要吃!
來源:新聞坊、橙柿互動·都市快報、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南醫大三附院
你最期待哪條地鐵線?▲
遇見愛情,就在常州e紅娘▲
找工作,就選常州招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