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杭州一地鐵站的出入口引發熱議。圖/社交平臺截圖
據讀特新聞報道,浙江杭州創景路地鐵站的出入口因其獨特的外觀設計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形容其“像棺材一樣”。4月17日,杭州市地鐵集團的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已經注意到了網絡上討論的情況。
“創景路站G出入口是作為特色車站的一個標志性出入口,其設計初衷是為了融入科技與現代元素。”該工作人員表示,出入口的設計和建設都經過專業的評審和論證,后續是否有調整,杭州市地鐵集團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認真考量。據了解,這一入口于2022年9月22日投入使用。
地鐵口因為外形設計遭到網友的吐槽,這不是第一次。去年12月底,廣州地鐵花地灣站一新裝修的出入口外形就曾被市民吐槽像棺材。在引發爭議后,廣州地鐵工作人員表示,已對該出口爭議部分建筑進行拆除。
此番,隨著杭州再次出現類似現象,不少人也在網上發出疑問,為何諸如地鐵口等公共建筑的設計,會多次引發輿論爭議?尤其是,有的建筑設計并不具備大眾認知中的美感。對此,杭州地鐵的解釋是,該建筑的設計理念是將星空和科幻元素作為設計靈感,通過藝術燈光來塑造空間氛圍。核心區域的圖案設計靈感來源于“蟲洞”的形象。
不可否認,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可能有獨特的理念和創意,追求某種特定的風格、形式或象征意義。現實中,不少出奇出新的建筑設計之所以受到歡迎,就是因為其蘊含了設計師個人的獨特理念。
然而,雖然人們充分尊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但對一名優秀的設計師而言,在進行公共建筑的設計時,往往也會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和普通民眾的文化背景、審美習慣和心理感受。即便不少設計師很難做到融入本地特色,也會想辦法避開那些可能出現的爭議。
事實上,從近年來公共領域多次出現的此類爭議看,一些公共建設設計之所以引發爭議,恰恰是因為其設計理念過于追求“獨特”,少了幾分“接地氣”的感覺。因此,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和爭議的出現,其實值得各地相關方面在具體實踐中加以關注。
比如,就內部審核層面而言,在既有條件下,還需進一步加強對設計圖紙的審核。當然,要強調的是,加強審核的目的不是為了“掐滅”好的創意,而是為了避免出現具有明顯爭議性的建筑設計。
再如,針對具有公共內涵的建筑,在設計之初不妨就通過互聯網等多渠道公開征求意見,讓公眾一起來為城市建設“出點子”。諸如地鐵口等城市空間的一部分,其形象設計理當有更多公眾的參與,這也是城市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回到此事,從杭州市地鐵集團的回應看,其在設計初始階段不乏一些創新的想法。無論是“蟲洞”的形象,還是為了融入科技與現代元素,都說明相關方面在設計上下了一些功夫,但最終“折”在了“外形與公眾文化心理沖突”的因素上。這樣的“翻車”設計無疑值得相關方面予以反思。
而這,其實也給其他地方的公共建設設計提了個醒:公共建筑說到底是為普通公眾服務的,有創意固然非常重要,但也要滿足大眾的日常需求,貼合大眾的審美和文化心理。因此,在包括地鐵口等城市公共建筑的設計與建設中,就要“多走一步”,讓公眾積極參與進來,以此規避可能存在的爭議。
撰稿 / 亓拾遺(媒體人)
編輯 / 柯銳
校對 / 陳荻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