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國內第一毒梟劉招華,坐在福州法庭的角落里,目睹同伙被判死刑,隨后開始潛逃,沒想到卻中了百萬彩票,上了電視。
劉招華1965年出生在福建福安的一個貧困家庭,自幼喪父,雖然成績優異,但是高中卻因交不起學費不得不輟學。
16歲時,劉招華謊報年齡去當了兵,憑著那股機靈勁兒,他很快被推選到武警學校學習,后來更是直接提干。
可是,提干沒幾個月,劉招華就因為貪污公款145.15元,受到了記過和嚴重警告的處分。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這竟然是劉招華一手策劃的陰謀。
原來,劉招華認識了一個臺灣朋友,從他那里得知販賣冰毒可以獲取巨額利潤,在這個臺灣朋友的指點下,劉招華竟然憑著初中化學學霸的天賦,自己制出了冰毒。
他蠢蠢欲動的野心徹底膨脹了,迫不及待要去外面的花花世界賺大錢。而服役政策是滿15年才能轉業,所以劉招華故意貪污,成功讓自己提前轉業,回老家當了一名法警。
一心想要賺大錢的劉招華,怎么會安心做一名普通的法警?他很快又勾搭上一個臺灣人,兩人合開了一家塑料加工廠,而背地里卻干著走私的勾當。
這讓劉招華日進斗金,1994年底索性辭掉了法警的工作,專職“經營”塑料廠??墒呛镁安婚L,國家加大了打擊走私的力度,塑料廠開始虧損。
習慣了大把大把賺黑錢的劉招華,正在捶胸頓足的時候,老友陳文印找上門來,他急需冰毒貨源,希望劉招華能幫忙。
當得知冰毒的利潤竟然遠遠超過走私,劉招華頓時兩眼放光,他立刻著手制造冰毒。
劉招華先跑到西安,從一個老教授那里騙取了生產工藝所需的結晶方法,后來原材料麻黃素的取代物也被他攻克,一種新型的制毒工藝就這樣被“化學天才”劉招華發明了出來。
1996年5月,劉招華生產出了第一批冰毒,并將其中的一部分交給了陳文印,還反復叮囑他一定要帶去臺灣進行交易。
可陳文印轉身就把毒品在福州當地出手了,后來被警方逮個正著。
被捕的陳文印原本期待劉招華會來撈他,頂住壓力掩藏劉招華,可直到被判死刑,也沒等來劉招華的任何動作。正如劉招華所料,陳文印為了活命,庭審一結束就供出了劉招華。
警方當即展開追捕,雖然劉招華早已逃竄,但是在他的制毒工廠中,警方發現了他獨一無二的新型制毒工藝,為日后的追捕找到了線索。
劉招華在三亞躲了1年風頭后,前往了國內毒品的重災區廣東普寧,勾搭上了大毒梟陳炳錫。在陳炳錫的資助下,劉招華的大型冰毒工廠開工了。
不久,陳炳錫的海洛因倉庫被掌握,讓警方震驚的是,在海洛因倉庫旁竟然隱藏著一個更大的毒庫,存儲著多達11噸的冰毒,警方清查時鋪滿了整個籃球場。而這獨一份的制毒技術,馬上就暴露了劉招華。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還僅僅是劉招華冰毒產量的三分之一,短短幾個月工夫,劉招華居然瘋狂制造出30多噸冰毒,這相當于當時全世界年繳獲冰毒總量的6倍。
警方根據現場線索找到了劉招華的住址,在實施抓捕時,劉招華碰巧跟警察同乘一個電梯,卻因為故意增肥,沒被認出來,他竟然提前下了電梯,在警察眼皮底下溜之大吉,開始了逃亡生涯。
輾轉多地以后,劉招華來到青島開了一家福彩店,還中了100萬大獎,上過電視。這讓劉招華認為自己東山再起的時候到了。
這次他選了“命中福地”廣西桂林,并把自己包裝成企業家,躋身西部大開發的名流之中,大手一揮就承包了3萬畝林地,種紅豆杉。
從毒梟到農夫,劉招華改邪歸正了嗎?
絕非那么簡單,在劉招華的操縱下,又一座隱藏在大山里的制毒工廠正慢慢成形。然而隨著陳炳錫的被捕,徹查大毒梟的法網撒開了,2014年11月,國家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全國范圍內追捕劉招華。
自負的劉招華最后一次選擇了“險中取勝”,回到老家福安,可是,9年的較量,警方早已對他的犯罪心理了如指掌,2005年生日當天,劉招華落網,4年后被執行死刑。
劉招華雖然不吸毒,但他的“毒癮”,卻大過所有的“癮君子”,毒品帶來的巨額利潤滋長著他的欲望,也蠶食了他的人性,直至葬送了性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