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以來,主流媒體的融合轉型實際上面臨著三個「結構性背景」:
行業發展的背景是主流媒體在探索「大屏+小屏」融合的基礎上,又面臨「長內容+短內容」的融合疊加效應,這使得推進系統性變革的過程變得更復雜和更緊迫;
產業升級的背景是AI大語言模型Deepseek的出圈,讓世人看到了AI賦能千行百業的巨大潛力。主流媒體如何借力AI推動內容創新和生態搭建,是當下走向融合轉型出現的全新課題;
文化戰略的背景是在推動文化出海的當下,如何打造「文化領域的Deepseek」,將中國聲音更好地傳遞至全球舞臺,是主流媒體必須肩負起的責任與使命。
佇立在這三大結構性背景之下,各家主流媒體紛紛用實踐展現自己的思考。今天,恰值重大文化傳播平臺Z視介成立兩周年,1號認為,從Z到Z的N次方的Z視介給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轉型路徑——開源。
生態開源的想象力
此次Z視介兩周年暨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2025煥新發布活動上,有兩點格外引人矚目:一是活動的主題——「開源迭變 橫豎精彩」;二是活動框架——「1+5+N」,其中「1」代表著一場戰略發布活動,「5」代表Z視介五大煥新計劃,「N」則是圍繞綜藝、AI、新產品、福利、熱愛、文化等方面推出的豐富多樣的運營活動。從理念到實踐,它們都清晰地呈現出Z視介的打法——「生態開源」。
在平臺內容生態上,Z視介的「開源」打法體現為「內容開源的智慧化」。
Z視介五大煥新計劃包含AI煥新、頻道煥新、部落煥新、視介官煥新和片單煥新。
AI煥新方面,Z視介上線AI頻道,將依托浙江廣電集團「智媒果」AIGC生態平臺,打造具有Z視介特色的人格化IP智能體,包括AI咘嚕、蘇東坡等智能體。AI內容專區融入娛樂類和文化類的獨家AI內容,如奔跑吧風格化動畫、8K紀錄片《飛來峰》AI增強版等;AI互動專區則是與奔跑吧等節目IP聯動打造的AI互動產品,打造出獨家、獨有、獨享的特色AI頻道。
頻道煥新方面,轉向「簡而精」模式,聚焦優質核心文化內容。同時緊跟用戶需求上線短劇頻道,Z視介將建立短劇專區,上千部精彩短劇即將陸續上線。未來,這艘涵蓋微短劇創意孵化、制播聯動、跨屏宣發的「文化輕舟」有望繼續帶來更多的驚喜。
部落煥新方面,以推出部落社區化、用戶等級、部落合伙人管理系統、部落榜單等新功能為標志,Z視介將進入從「B2C」向「C2C」轉變的部落3.0時代,助力部落用戶生態自循環。
視介官煥新方面,Z視介將致力于打通長短內容的流量鏈路,基于「以短帶長」模式,通過短視頻導流長視頻入口、優化跳轉鏈路并監測轉化數據精準推薦。
而在片單煥新方面,圍繞記錄時代、綜N代、品質劇集三大單元發布了2025年浙江衛視年度片單。不難發現,新平臺秉持了「IP開源」的新思路。
綜N代方面,《奔跑吧》以「綜藝+文旅+科技」多維聯動模式,持續助力城市文旅活力釋放與青年文化傳播;《無限超越班》將通過新的定制劇賽道,實現藝人、主創、場景等元素在劇綜間形成正循環;基于「天賜的聲音」IP衍生的天賜歌會已經確定落地全國20多個城市。
最令人關注的,則是AI為內容創新注入了新活力,AI頻道煥新的理念延展到了內容之上。在「文化+科技」賽道,新平臺將攜手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于今年暑期率先推出全國首檔場景應用類機器人挑戰節目《未來合伙人》;還有《AI 許愿局》《支線人生》等節目為觀眾揭開「AI+」的想象力。
紀錄片片單方面,新平臺將推出《吳越國》《從良渚出發》《走出灘坑》等15部紀錄片,它們將秉持浙派紀錄片的一貫的創制風格——鮮明的時代特征、極致的美學表達和創新的傳播模式,全方位展示「藝術之美」「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
劇集片單方面,在長劇領域新平臺將圍繞精神高度、傳播廣度、受眾黏度推出系列精品,包括古裝劇《藏海傳》、商戰大劇《大生意人》、年代劇《我們的河山》、女性成長劇《櫻桃琥珀》、歷史劇《長安的荔枝》等。此外Z視介將新增拓展香港影視專區,上線《楚留香之幽靈山莊》《鹿鼎記》等100部香港電影,涵蓋武俠、喜劇、愛情等多類題材,薈聚周潤發、惠英紅、張曼玉、狄龍等實力派演員。
不論是陪伴許久的「國民搭子」還是充滿朝氣的新生面孔,它們都有望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這一系列煥新活動,都將以「新界面」為用戶帶來更智能、更便捷、更個性化的「新享受」。
而在平臺用戶生態上,Z視介的「開源」打法則體現為「生態開源的無界化」。
大屏與小屏之間是無界的。目前,Z視介已實現手機端、iPad端、車機端、OTT端等全終端覆蓋,以「鏈主+頻道」的耦合鏈接,集結全集團各頻道平臺資源和優勢,共同搭建傳播矩陣。
線上與線下之間也是無界的,文化消費場景正在不斷被Z視介拓寬。此次煥新發布活動推出了「10小時嘉年華直播」、「Z樂園發布」、「咘嚕聯萌」、「會員Z卡派」、「鏈主大合唱」、「全城媒體覆蓋」、「奔赴熱愛線下快閃」、「全球粉絲齊慶生」等運營活動,通過運營玩法升級、衍生廠牌打造、外部資源聯動,構建更深、更廣的平臺用戶生態。今年即將開園的象山海影城,為用戶提供可觸及、可互動、可持續的精神文化服務。
可見,Z視介的「生態開源」打法,為主流媒體的系統性變革提供了一個具有想象力的思路:以開源為引擎,形成一股「改革動能+協同動能+技術動能」的融合合力。
生長背后的開源基因
把時針撥回到兩年前。Z視介正式上線,浙江衛視、中國藍新聞、Z視介正式合龍為“一體兩翼”傳播新平臺。縱觀新平臺兩年來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探索,無疑是對開源理念的扎實踐行。
一是內容類型的開源。文化類別方面,《盛世修典》《李叔同》《飛來峰》展現了東方審美的浙派表達,文化綜藝新物種——「中國心」系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新案例,激活文化、文脈、文明傳承發展的新活力;在綜藝類別,不論是《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無限超越班》這樣的「頭號玩家」,《青春環游記》《周游記》《聽說很好吃》《嗨放派》《幸運旅行家》《向山海出發》《我們的爸爸》《加康加年味》等垂類內容,還是《王牌新主播》《手藝人大會》《冠軍請指教》《上場吧,啦啦隊》等新生差異化內容,都積極回應國民情緒,讓IP成為用戶的情感陪伴與能量磁場;在文藝晚會類別,《跨年晚會》與《文化開年》《越劇春晚》奏響了三重奏,以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創造了新年的全新打開方式。
新平臺同樣將目光瞄準了新興內容賽道。在精品短視頻賽道,系列短視頻《宋韻二十四節氣》以高辨識度內容傳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愛之」系列短視頻以溫柔雋永的人文表達重塑城市宣傳片底色,也再一次定義杭州;良渚論壇開幕片《互鑒》借助深情的人文筆觸,以跨時空的浪漫敘事讓文明有了溫度 ;公益短視頻《一封家書》《植此青綠》《越山海,去見你》深度挖掘綜藝文化節目社會效益。
在微短劇賽道,新平臺積極回應「精品化」與「微短劇+」的創作趨勢,推出了包括《南轅北轍的我們》《我在80年代做演員》《不能擁抱的她》《天羅地網》《燎原之重回1938》《化蝶》等精品微短劇作品,帶動微短劇內容提質升級并賦能千行百業;而在數字人賽道,已經接入Deepseek的「谷小雨」有望實現更智能化的應用落地。
二是創新協同的開源。于外,在各個內容賽道,新平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創新協同機制。如在綜藝領域與優酷、騰訊視頻、抖音共同打造多檔熱門綜藝。在微短劇領域,與抖音、紅果等平臺持續生態共建,構建多維度分發體系;與唐德影視公司、西影傳媒、長信傳媒、檸萌影業、博納影業、聯瑞影業等頭部影視公司深度合作,深耕精品化。于內,以「鏈主制」牽引集團各頻道、頻率融合重塑,深耕垂類、互補成鏈。
正是開源基因,秉持開源共創的理念,新平臺得以圍繞內容生態圈、傳播生態圈和產業生態圈三個新圈層,實現內容共生、生態共融和價值共享。同時,這三大圈層也幫助新平臺朝著「傳播無界」的方向,不斷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
浙江衛視2024年周末收視省級衛視第一,2024年綜藝收視TOP20中獨占12席;Z視介APP下載量突破1.5億,付費會員超180萬,獲評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中國藍新聞矩陣粉絲邁上4300萬新臺階;全網粉絲超2億,年度短視頻播放量超1800億,全網熱搜超3萬個。同時,新平臺也漸漸成為優質文化的國際傳播橋梁。新平臺海外輻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矩陣粉絲超1000萬,觸達人次超880億。
正如浙江廣電集團黨委書記、總裁華宣飛所說:「開源」,是互聯網與生俱來的平臺基因;「迭變」,是Z視介青瓷冰裂的進化邏輯。
1號結語
「橫豎屏,不是選擇題而是次方題」。其實,從Z到Z的N次方蝶變的底層邏輯,Z視介給出了一種答案:技術讓視聽產品變得更智慧,融合讓視聽內容變得更優質,而鏈接則釋放出視聽平臺更大的能量。
1號期待,從新的起點出發,Z視介與其母體新平臺能夠用更多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實踐,為主流媒體推進系統性變革提供更多的啟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