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18日,2025年全國廣播電視重點惠民工程現場推進交流會在夷陵區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廣播電視重點惠民工程建設,總結交流各地廣電惠民工程推進成果和寶貴經驗,全力推動廣播電視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還來到許家沖村,參加湖北廣電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主題宣講和惠民演出活動,近距離感受廣電惠民工程為基層群眾帶來的文化滋養與活力。
近年來,夷陵區高度重視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以“智慧廣電·惠民共享”理念構建“有線+無線+衛星”立體化傳輸網絡,取得突破性進展。建成覆蓋13個鄉鎮(街道、試驗區)的2700處“村村響”智能廣播系統,通過“網格化+智能化”運維模式實現通響率長期保持85%;累計發展4.9萬“戶戶通”及3萬無線數字電視用戶,實現偏遠山區廣播電視信號全覆蓋;2024年7月在夷開播的中國交通廣播FM98.2(宜昌)頻率,穩定覆蓋宜昌及周邊,更好服務鄂西片區公眾出行。
夷陵區于2024年全面建成智能化應急廣播體系,部署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320個,實現應急廣播覆蓋率100%。配置30個北斗物聯主動應急終端,首創“北斗+5G+AI”融合技術突破極端條件下通信壁壘,在“斷路、斷網、斷電”場景下仍可保障廣播暢通。該技術依托AI智能實時監測地質災害、山洪火險等隱患,同步賦能防溺水預警和文物監管領域,并通過太陽能供電終端覆蓋偏遠山區,解決應急廣播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織就全天候、無死角的立體化安全防護網。
全國廣播電視重點惠民工程現場推進交流會在夷成功舉辦,不僅為各地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也充分展示了夷陵區廣播電視工作的成果與特色。未來,夷陵區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廣播電視惠民工作向縱深發展,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廣電力量。
初審:易萬華
復、終審:黃敏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