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洮南市司法局永茂司法所聯合派出所、村委會等多方力量,成功調解了一起土地邊界糾紛,有效維護了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轄區平安穩定。
興德村李某和趙某的土地東西相鄰,去年雙方就因為一條壟產生過分歧,經村委會調解才平息。今年春耕在即,趙某家重新打壟,導致李某家的地少了一條壟。趙某認為其承包地鄰近村道,按歷史分配慣例應多占壟數,為此雙方爭執不下,矛盾進一步激化。面對僵局,永茂司法所迅速聯合永茂派出所、興德村委會等部門,采取“三步走”策略聯動調解。
第一步:撫情緒。為了避免雙方當事人面對面時言辭激烈引發爭吵,派出所民警巧妙運用“背靠背”調解法,分別跟雙方當事人嘮家常,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遠親不如近鄰,多年的鄉里鄉親因為一條壟翻臉不值當,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有什么事情也都能相互幫襯著。經過苦口婆心勸導,李某和趙某的火氣終于平息了下來。
第二步:普法律。司法所工作人員結合《民法典》相鄰權規定闡明權利義務關系、《農村土地承包法》相關條例,向當事人雙方詳細講解了公民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權(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非法侵占。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步:擺事實。司法所工作人員聯合村委會一起核查了1996年土地臺賬。李某承包地原始登記為89條壟,近四五年實際耕種88條壟。聯合調解組依據先有臺賬后確權的原則,幫助他們雙方梳理爭議的焦點問題,通過展示臺賬影印件、現場丈量地塊寬度、計算總壟數對應面積等專業操作,最終證實爭議壟確屬李某承包范圍。在事實面前,趙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在聯合調解小組的共同努力下,趙某同意以老臺賬為依據,歸還爭議的一條壟。雙方明確了邊界,并簽訂了調解協議。本次調解充分發揮三方聯調機制優勢:派出所保障調解秩序,司法所解讀相關法律知識,村委會發揮人熟地熟優勢,實現情、理、法融合。多部門協同聯調,繪就了一幅新時代新“楓景”!
來源:洮南市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