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康康 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約為4000字)
【正經社“銀行升級戰”觀察之26】
被譽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零售業務增收不增利了。
3月25日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顯示,招商銀行零售業務實現營收1968.35億元,同比增長1.29%,占全行營收的比重達58.32%;稅前利潤實現906.44億元,同比下降9.28%,為2020年以來首次下降。
全行營收同比下降0.48%的條件下,凈利潤還能同比上升1.05%,主要應歸功于批發業務的貢獻:實現營收1355.11億元,同比僅增長0.64%,卻實現稅前利潤875.56億元,同比增長了20.33%。
長期占據招商銀行營收半壁江山的零售業務,自繆建民出任董事長的第二年(2021年)起,稅前利潤增速便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還高達21.72%,2022年至2024年便分別下降到21.24%、4.95%和9.28%。
零售業務增速放緩,是最近幾年所有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問題,但對一直以零售為特色優勢的招商銀行來說,風向轉移帶來的沖擊尤為明顯。盡管如此,其2024年度報告仍然宣稱要堅持零售的主體地位。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這得找到新的增長點。
1
這些業務在拖增速后腿
招商銀行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已經是連續4年持續下行。
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招商銀行的營收增速從14.04%一路下滑至4.08%、-1.64%和-0.48%;凈利潤增速則從23.35%一路下滑至15.28%、6.25%和1.05%。
營收增速下滑,更多的是受到了批發業務的拖累。
2021年至2024年,招商銀行批發業務營收分別為1424.99億元、1420.99億元、1346.52億元和1355.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47%、-0.28%、-5.24%和0.64%;同期,零售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790.15億元、1914.22億元、1943.36億元和1968.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52%、6.93%、1.52%和1.29%。批發業務營收增長曲線明顯比零售業務更陡峭,表明前者對全行營收增長影響更明顯。
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零售業務營收的下降,又主要是受到了非利息凈收入下降的拖累:2023年,批發業務非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了1.96%,但2024年便由負轉正,實現了25.40%的正增長;而零售業務非利息凈收入,2023年同比下降4.08%,2024年繼續下滑,創下-15.64%的新低。
但是,凈利潤增速下滑,則主要是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增速下滑所致。
2021年至2024年,招商銀行批發業務分別錄得稅前利潤635.88億元、671.49億元、727.65億元和875.5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70%、5.60%、8.36%和20.33%;同期,零售業務分別錄得稅前利潤777.09億元、941.78億元、999.13億元和906.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74%、21.19%、6.09%和-9.28%。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增長曲線明顯比批發業務更陡峭。
零售業務稅前利潤的下滑,直接影響了零售業務對全行利潤的貢獻。2023年,零售業務營收占全行營收的比重為57.31%,稅前利潤占全行稅前利潤的比重高達56.57%;2024年,營收占比上升了1.01個百分點,稅前利潤卻下降了5.83個百分點,下降到50.74%。
2
規模增長沒帶來利潤增長
如果僅從業務規模看,2024年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仍然表現出了平穩上升的勢頭:零售客戶數達2.10億戶,較上年末增長6.60%;金葵花及以上客戶(月日均總資產超過5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523.5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2.82%;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余額149267.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05%;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戶總資產余額122243.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98%;零售客戶存款余額達38258.0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43%;零售貸款余額達35779.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06%;同時持有借記卡和信用卡的客戶占信用卡客戶的比重達67.25%,較上年末提升了1.53個百分點。
但是零售業務的稅前利潤仍然下降了9.28%。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和不良率進一步上升。
以零售客戶存款為例。2024年,零售客戶存款平均成本率達1.44%,比2023年上升了0.02個百分點。雖然比公司客戶存款平均成本率1.61%要低,但公司客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比上年下降了0.15個百分點。
存款平均成本率的上升,直接導致貸款平均收益率的下降。2024年,招商銀行零售貸款平均收益率從上年的5.02%下降至4.58%,下降了0.44個百分點,使得零售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6.80%的情況下利息收入卻下降了2.63%。
根據年報披露的信息,2024年,招商銀行零售業務成本收入比達32.52%,同比上升了0.56個百分點。
同時,占貸款總額52.91%的零售貸款不良率進一步上升,又進一步侵蝕了一部分利潤:由上年的0.89%上升至0.96%,同比上升了0.07個百分點。
不良率的上升,必然增加撥備計提壓力。
2024年,招商銀行的貸款撥備率為3.92%,較上年下降了0.22個百分點。但下降的主要原因應歸功于公司貸款不良率的下降。2024年,招商銀行公司貸款不良率為1.06%,比上年下降了0.13個百分點。
財富管理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2024年,招商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規模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私人銀行客戶(月日均全折人民幣總資產超過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169100戶,較上年末增長13.61%;零售理財產品余額達39329.8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38%,實現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5980.21億元,同比增長101.48%;實現代理保險保費1172.25億元,同比增長21.07%;實現代理信托類產品銷售額879.22億元,同比增長3.87%;
但是,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反而同比下降了14.28%,僅錄得720.94億元。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220.05億元,同比下降22.70%。除了代銷理財收入和代理證券交易收入上升之外,余下各項均出現了下降,比如代理保險收入64.25億元,同比下降52.71%,主要是受銀保渠道降費影響;代理基金收入41.65億元,同比下降19.58%,主要是受基金降費和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下降影響;代理信托計劃收入21.25億元,同比下降33.72%,主要是因為代理信托規模下降。
除了財富管理之外,資產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托管業務傭金收入、銀行卡手續費收入,皆因費率下調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過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0.08%,錄得155.05億元。
3
消費貸小微貸要成新增長點
利率和費率下行已是大勢所趨,加上消費需求因經濟增長放緩而被抑制、傳統業務被場景化金融分流和居民消費從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轉型等因素導致業務規模收縮,各家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收益率自2023年以來便開始明顯下滑。
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樣,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收益率開始下滑的時間更早。根據年報提供的數據,招商銀行的零售貸款平均收益率從2019年的6.07%下降至2020年的5.89%,下降了0.18個百分點;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同比增速則由2019年的14.00%下降至2020年的-3.89%。
到2024年,零售貸款平均收益率又進一步降至4.58%,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同比增速更是下降至-9.28%。
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面對不可逆轉的趨勢,招商銀行從2022年起就明顯加大了發展消費貸和小微貸的力度,以期用消費貸和小微貸的快速增長來填補個人住房貸款和信用卡業務持續萎縮留下的真空。
招商銀行2004年正式把零售業務列為戰略核心的時候,就把消費貸作為零售業務的組成部分納入了整體戰略框架。小微貸起步時間略晚,2009年推出“生意貸”,嘗試以個人經營貸款的形式服務小微企業主,直到2012年才正式把小微業務定位為“戰略性業務”。
但是,消費貸獲得快速發展是2022年以后的事。2022年,消費貸余額達2022.25億元,同比增長29.64%;2023年,余額突破3000億元,達3015.38億元,同比增長49.11%;2024年,余額接近4000億元,達3961.61億元,同比增長31.38%。
小微貸的發展比較曲折。推出之初便獲得三位數以上的增長,余額從2012年末的1299億元猛增至2014年末的3356億元。但是,不良率的快速攀升迫使招商銀行不得不放慢腳步,整頓之后再上路。
2017年推出“小微2.0”后,貸款規模又穩步回升。2017年至2024年,同比增速分別達10.41%、12.09%、15.76%、17.24%、18.11%、12.31%、19.06%和9.87%,余額從3127.16億元增長至8254.43億元。
消費貸和小微貸的快速增長同信用卡業務和個人住房貸款的持續收縮,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2022年至2024年,招商銀行信用卡業務和個人住房貸款占全行貸款余額的比重分別由14.62%和22.96%,逐年下降至13.76%和20.58%;消費貸和小微貸的占比則分別由3.34%和10.43%逐年增長至5.75%和11.98%。
4
切換著力點尚需要時日
消費貸和小微貸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固然跟國家近兩年密集出臺政策鼓勵有關,比如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要求金融機構豐富大宗消費金融產品,強化縣域消費信貸支持;2025年3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鼓勵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個人消費貸款上限被從30萬元提升至50萬元,互聯網消費貸款上限被從20萬元提升至30萬元,貸款期限被從不超過5年延長至不超過7年。
但正經社分析師認為,更重要的是繆建民的管理團隊根據市場和政策變化,適時推出了一系列發展消費貸和小微貸的舉措:
一是不斷推出新產品。針對小微企業,2021年推出“小微閃電貸”,2022年推出“招企貸”,2023年又推出“科創貸”等。同時還對“消費貸”品牌不斷進行升級,推出更多元化的貸款用途和便捷的申請方式。
二是推出利率優惠政策。比如“閃電貸”客戶可以獲得多種利率優惠機會,最低可以降到年化2.68%。小微貸利率范圍下調至年化4%至7%,優質客戶還可以獲得更低利率。
三是與電商平臺和地方政府合作吸引消費貸客戶。比如信用卡與抖音電商深度綁定、促銷旺季同電商平臺推出優惠活動。同時還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出普惠金融服務。
四是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包括集中審批、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實現自動審批、開通綠色審批通道、推廣線上化和移動化服務等。
五是運用金融科技加強風控。不良率快速上升曾是約束小微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經過整頓,招商銀行利用大數據和大模型,建立起了從貸前審批到交易識別再到貸后管理的風控體系。2022年至2024年,小微貸的不良率分別為0.64%、0.61%和0.79%,略有波動,但消費貸的不良率則保持了下行趨勢,分別為1.08%、1.09%和1.04%。
招商銀行零售業務體量大,切換著力點并非易事。消費貸和小微貸取代個人住房貸款和信用卡業務,成為全行零售業務第一和第二大營收和利潤來源,顯然還需要時日。【《正經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