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編輯|墨山看客
朝鮮戰爭中究竟誰是最大輸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給出答案,基辛格認為朝鮮戰爭最大贏家無疑是中國,但最大輸家并不是美國而是蘇聯,基辛格為何說蘇聯是最大輸家?蘇聯在這場戰爭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基辛格
朝鮮戰爭背后的秘密
二戰結束后,朝鮮半島上兩個國家表面上恢復了自由,但美蘇兩國還是“控制著”南北朝,彼時的南北朝都渴望統一朝鮮半島,但二戰剛剛結束美蘇都不想擴大戰事,所以朝鮮半島戰爭并沒有爆發。
但在1950年斯大林卻突然同意金日成南下統一,據資料顯示,斯大林之所以會臨時改變主意,是因為蘇聯失去了中國大連港和旅順口。
1950年2月,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該條約中,蘇聯失去了中長鐵路的使用權和兩大港口,為了保障蘇聯之后海上貿易斯大林就將目光放到了朝鮮半島上的港口,就這樣蘇聯默許北朝鮮南下統一。
圖片來源網絡
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突然參戰,此前杜魯門表示:臺灣和南朝鮮不在美國的保護范圍內,所以斯大林認為,美國不會干涉北朝鮮統一,但斯大林錯了,北朝鮮觸碰到了美國的利益,再加上杜魯門當時這樣說是想拉攏新中國,現在中蘇條約簽訂,美國自然露出真面目。
很快美國就命麥克阿瑟為總指揮介入朝鮮戰爭,彼時的戰爭局勢對北朝鮮非常有利,但毛主席此前已經通過電報的形式提醒金日成,小心美國后面包夾,可被成立沖昏頭腦的金日成并沒有聽取毛主席的建議,最終“聯合國軍”仁川登陸打朝鮮人民軍一個措手不及。
美軍仁川登陸
緊接著就是節節敗退,很快朝鮮軍就退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金日成連忙向蘇聯求助,但斯大林卻拒絕出兵,理由有很多,首先二戰剛結束,如果美國出兵,恐怕戰爭將會不斷擴大。
其次二戰時蘇聯損失較大,需要恢復國內發展,被拒絕的金日成連忙向中國求救,但此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工業農業等各個領域都需要發展,所以當時很多領導不建議出兵。
而就在這時,美國飛機闖入中國東北地區并進行轟炸,面對美國的挑釁毛主席大怒,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并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毛主席、周總理、彭老總
雖然中美實力差距較大,但斯大林對中國做出承諾會對中國提供軍事援助,這讓中國志愿軍更加有信心,可在志愿軍入朝作戰前,斯大林卻違背承諾延遲對中國提供援助,面對斯大林的“背信棄義”毛主席還是果斷入朝作戰。
中國敢參在美國是意想不到的,畢竟在美國看來,剛從“廢墟”中站起來的國家,如何與世界第一強國斗?所以美國驕傲自大認為中國根本不敢出兵,而中國就是以利于美國之一心理打他們一個出其不意。
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志愿軍成功取得入朝第一戰勝利,在之后的幾場戰役中,中國志愿軍不懼強敵奮勇抵抗取得多場戰役的勝利,長津湖戰役結束后,蘇聯開始對志愿軍提供軍事援助,包括空軍。
圖片來源網絡
蘇聯空軍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美國空軍對中國后勤補給進行破壞,為了不被美軍發現,斯大林還要求蘇軍戰士穿戴志愿軍服裝,并且只能在米格走廊一帶活動,可以說蘇聯空軍的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志愿軍后勤不被美軍轟炸。
而在蘇聯武器裝備的援助下,志愿軍前線戰士更加兇猛,美軍被打得潰不成軍,經過五次戰役,美軍徹底被打服,無奈地在停戰書上簽字,而在簽字現場,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無奈的講道:“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美國這場戰役是恥辱的,而朝鮮戰爭也是美國最不想提起的戰役,這場戰役不僅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崛起,也讓美國擁有了“紙老虎”稱號。
美軍在停戰書上簽字
為何說美國和蘇聯是朝鮮戰爭最大輸家
基辛格不僅是美國非常優秀的國務卿,也是著名的軍事家,對待國際局勢往往有不一樣的看法,2011年基辛格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論中國》,這本書分析了從鴉片戰爭到改革開放的歷史重要細節,其中也包括抗美援朝戰爭。
基辛格分析認為,朝鮮戰爭最大贏家是中國,而輸家并不只有美國,還有蘇聯,中國是最大贏家是毋庸置疑的,輸家美國也是板上釘釘的,可基辛格為何認為蘇聯也是輸家呢?
朝鮮戰場美軍
在基辛格看來,抗美援朝前蘇聯“擺”了中國一道,雖然戰爭中期蘇聯的援助送達了前線,但在人們看來,蘇聯并不是很可靠,如果蘇聯可靠,戰爭開始前援助就應該送到中國志愿軍手上。
而在朝鮮戰爭過后,中國更加注重獨立自主、自己發展,因為中國明白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雖然蘇聯在戰后按照中蘇條約對中國提供了工業援助,但中國并沒有完全依靠蘇聯。
再到后來,蘇聯逐漸背離社會主義道路走上了霸權,最終中蘇兩國分開。
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建造
甚至蘇聯不惜與中國撕破臉,自中蘇珍寶島戰役過后,蘇聯就不斷打壓中國,這一點在基辛格看來是嚴重的錯誤,畢竟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具有超大的潛力。
再加上當時中國已經建造出了原子彈等現代化武器,與中國搞好關系是必然的,卻沒想到蘇聯最終與中國“撕破臉”,所以基辛格認為朝鮮戰爭美國和蘇聯都是失敗者。
美國的失敗是戰場上的,蘇聯的失敗是政治上的,而朝鮮戰爭中國志愿軍雖然非常寶貴的生命,但他們是為國家為我們后輩而犧牲的,“沒有先輩的種樹,哪有我們后輩的乘涼,”最后讓我們致敬最可愛的人,銘記歷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志愿軍入朝作戰
參考資料:百科—米格走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