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普洱市景東縣南岸村的育苗點,一座座整齊劃一的苗棚映入眼簾。苗地里,產業工人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操作著播種機,分工明確,高效協作,有的專注裝盤,有的精心播種,還有的認真壓穴,整個育苗流程井然有序,呈現出一派繁忙而和諧的勞動景象。
南岸村南岸河已建好的育苗棚。
為減工降本,科學育苗,龍街煙站早已通過機械化育苗取代了人工育苗。育苗現場,幾十人簇擁著自動播種機,驚嘆連連。“這寶貝一天能播5600盤苗,頂得上三十幾個壯勞力,效率高著呢!”育苗業主余開富撫摸著正在運行的機器贊嘆道。
產業工人使用自動化播種機進行播種裝盤。
苗好一半收。為了培育出清秀整齊、根系發達、莖桿柔韌性好、無病壯苗,龍街煙葉站結合種植面積、品種、數量及移栽時節等要素,精心規劃梯度育苗。“我們計劃育苗分為三個梯度,第一個梯度2月15日結束,第二個梯度2月25日結束,第三個梯度3月5日結束,可供種植面積11937畝。”站長馬應軍介紹道。
“出苗初期,大棚的溫濕度控制至關重要,棚里掛著的溫濕度計要隨時注意,一旦超過30度,立即開啟兩頭通風。”為提升育苗質量,龍街煙葉站科學甄選育苗主體,強化技術培訓,培訓業主近50人次。副站長張正才說:“每個育苗大棚的管理責任都被明確劃分給技術員和育苗業主,確保日常巡查無遺漏。同時,煙站為育苗隊員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特別是在消毒、播種及間苗補苗等關鍵環節,嚴格把關,確保關鍵技術措施精準落實。”
育苗工人將苗盤放入育苗棚池中。
精細化管理策略是培育高質量煙苗的關鍵一步。南岸村南岸河育苗工場負責人李嘉嘉說:“煙苗管理需謹慎細致,從基質調配到溫度控制,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讓我們更有底氣培育出高品質的煙苗。”
此外,育苗基地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部分就業崗位。南岸村村民李英,以往都是在外做零工,現因身體原因不得不留在村里。“我負責裝盤,每天有90塊錢,還供早晚兩頓飯,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我覺得挺好的。”提起育苗工作,她滿意地說道。
下一步,龍街煙站將持續強化育苗管護,密切關注煙苗長勢,及時實施間苗補苗、剪葉、煉苗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全方位守護煙農的“致富苗”,以科學管理和精心呵護的實干態度,助力煙農增收致富。(圖片由云南省普洱市景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 周媛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