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樹婚育新風尚
助力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
江蘇省計生協
近年來,江蘇省計生協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把積極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建設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重要舉措,堅持“文化引領、貼近群眾、精準服務”,努力推動形成新型婚育新風尚,在參與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中展現新擔當。
一、注重統籌謀劃,找準新型婚育文化建設“破題之策”
一是加強政策保障。江蘇省計生協始終把培育新型婚育文化作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環節,加強統籌謀劃和系統思維,聯合省衛生健康委等14部門下發《關于落實人口高質量發展要求開展生育友好宣傳教育的通知》,積極參與江蘇省生育支持有關政策的制定,進一步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江蘇省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一攬子”具體舉措,明確計生協積極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強社會宣傳倡導等五項職責任務,為計生協開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撐。
二是開展調查研究。組織開展婚育狀況調查,選取5市5縣(區)樣本1000份,通過調查問卷形式了解當前影響群眾婚姻、生育意愿、生育行為的主要因素,增強了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為推動優化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省計生協聯合省衛生健康委、南京郵電大學在全省組織開展生育支持政策重點人群抽樣調查,進一步了解育齡人群生育意愿的現狀、影響因素以及對生育支持政策的需求,為制定完善江蘇省生育養育支持政策提供了依據。南京市計生協開展了青年群體生育意愿及其影響因素抽樣調查,線上、線下發放問卷1720份,調研文章《提振青年群體的生育意愿》在《中國人口報》上發表。
三是建立協作機制。省計生協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圍繞婚育文化與婚育服務,著力在“融”字上做文章,通過與婦聯、衛生健康、民政等部門協作聯動,推動資源融合、活動融合、調研融合,共同發揮在引導社會輿論、推進婚育新風進萬家等方面的作用,凝聚起構建新型婚育文化的工作合力。各地也積極探索“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社會協同”的機制,淮安市洪澤區構建“1+5+N”聯動體系,以社區黨建為統領,聯動社工組織、專業機構、志愿者團隊、慈善單位、轄區企業五類主體,實現陣地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蘇州市計生協加入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工作專班,牽頭0—3歲嬰幼兒科學育兒指導服務任務,聯合婦幼等部門舉辦科學育兒巡回父母課堂,整合嬰幼兒照護服務促進會資源進行多方位、多點位托育服務宣傳。
無錫市錫山區計生協在區婚姻登記處舉辦婚姻家庭文化基地暨集體頒證活動
二、注重多元宣傳,唱響新型婚育文化建設“協奏之歌”
一是面向社會宣傳。圍繞“生育政策調整”“破除高價彩禮”等,結合江蘇五大地域文化,設計印制宣傳海報13000套,制作發放宣傳折頁、宣傳布袋、扇子、手賬本、生育友好宣傳包等各種宣傳品,大力倡樹婚育文化新風尚。向全社會發出《新時代婚育文化倡議書》,號召廣大家庭和青年朋友自覺成為新時代婚育文化的推動者、實踐者、宣傳者。組織新型婚育文化宣傳標語口號征集活動,省計生協榮獲2023年中國計生協宣傳標語口號征集活動優秀組織獎。積極開展清理修訂村規民約、自治章程等工作,動員群眾參與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構建,將優化生育政策、新型婚育文化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家規家訓,及時修訂與中央《決定》精神不一致、不適應的內容。
二是組織活動宣傳。連續三年以“倡新型婚育文化”為主題,開展省級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用心用情講好協會故事,打造協會活動品牌。舉辦“禮贊40年,奮進新時代”省計生協40周年紀念宣傳活動暨“寶貝如瞳 用心托護——萌寶模特秀”,受到“學習強國”、《中國家庭報》等媒體廣泛報道,活動中最小的模特在爸爸的懷抱里第一次走上了舞臺。聯合省婦聯、省衛生健康委開展“文韻江南”生育友好系列宣傳活動,以快板、歌曲、育兒技能賽等形式,從“婚”“孕”“育”多角度弘揚婚育新風。聯合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舉辦“匠心托育 呵護未來”——江蘇省首屆托育職業技能競賽,提高托育服務人員理論和技能水平。帶動各級計生協利用“5·29”會員活動日、“5·15”國際家庭日等節點,廣泛開展文藝演出、運動健身、知識講座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宣傳活動,2024年開展各類活動6000多場次,宣傳覆蓋60多萬人次。蘇州市第四屆新型婚育文化宣傳暨“童心杯”嬰幼兒技能比賽、泰州市“為愛護航·母嬰健康”胎教音樂會、無錫市“溪薈梁緣 愛在小滿”交友聯誼會、淮安市“5·20”公益集市、常州市“孕媽沙龍”等眾多時尚新穎的宣傳服務,深受廣大家庭和青年人的歡迎,營造了濃厚的生育友好社會氛圍。
三是抓好載體宣傳。省計生協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及時發布各地新型婚育文化工作動態和經驗,每年開展“5·29” 隨手拍以及“我愛我家”“幸福光影錄”等線上互動活動,展示會員和群眾“爸爸帶娃”“孕育日志”“曬全家?!?、和諧家風等主題照片,運用網絡和新媒體大力倡導適齡婚育、優生優育,倡導夫妻共擔育兒責任,重塑多子女家庭養育文化。依托省級書畫、剪紙、攝影文化社平臺,創作征集了一批積極向上的新型婚育文化文藝作品,近三年,累計征集會員藝術作品近500件。昆山市計生協聯合衛生健康、團委、文聯、書協等舉辦“書寫新時代婚育文化”主題青年書法作品展,并進行云展覽,獲18.7萬點擊量。發揮基層協會骨干會員作用,編排了三句半《婚育新風進萬家》、山歌小戲《好媳婦》、情景劇《婚禮“瘦身”也浪漫》、小品《時代步伐向前邁》等鮮活生動的節目,利用身邊人演身邊事,積極引導育齡群眾轉變生育觀念。
三、注重服務質效,打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設“組合之拳”
一是突出項目帶動。建立中國計生協首批新型婚育文化建設試點項目,圍繞城市型和農村型不同特點,分別在南京六合區、雨花臺區打造新型婚育文化園、群眾婚育文化作品主題墻,融合宮燈、彩繪和道旗等元素打造年輕人交友、婚戀打卡熱地,設置相親角、婚姻家庭談心室,延伸服務觸角,相關工作經驗被《中國人口報》以《煙火氣里感知婚育新風》為題專版報道。堅持從青年人視角出發宣講新時代婚育文化,南京市計生協以原創動漫形象“寶貝寧寧”為元素成功入選中國計生協新時代婚育文化創新案例。積極推進省級新型婚育文化建設項目,選擇基礎比較好的縣(區),依托生育友好文化園、社區婚育文化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宣傳欄、宣傳廊、電子顯示屏、主題墻等形式打造新型婚育文化宣傳陣地,以點帶面推進新型婚育文化。
二是堅持文化引領。聚焦不同人群、緊貼群眾需求,組織婚育文化“六進”活動,推動新型婚育文化進村居、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聯合醫療衛生、高校以及嬰幼兒照護、早教等專業機構開展線上講座,南京“云上花神”直播間、泰州“婦幼云課堂”等搭建婚育新風載體,以網絡直播方式將新型婚育文化、健康科普知識送進千家萬戶。與時俱進豐富青春健康工作內涵,建立青春健康教育項目點200多個,用好開學季、“12·1”世界艾滋病日等時間節點,辦好“青春健康大講堂”,引導青年人樹立積極的婚戀觀,促進生殖健康和生育力保護。發揮張家港市計生家庭維權、常州市新市民健康促進等項目作用,針對孕產婦和哺乳期婦女、流動人口等群體,舉辦“健康孕育進家庭”等活動,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優化生育政策、優生優育、健康義診、維護生育權益等宣傳服務,營造維護重點人群生育權益和生殖健康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聚焦服務提級。進一步推進宣傳服務融合。圍繞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發揮生育支持服務陣地優勢,將婚育服務有效融入以優生優育指導服務中心為龍頭、“向日葵親子小屋”為基礎的優生優育服務體系以及基層治理、家教家風等建設中,全力打響計生協專有服務品牌。累計建成省級以上服務陣地62個,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優生優育咨詢服務、嬰幼兒照護宣傳教育和家庭養育指導。全省各地依托生育支持服務陣地平均每年開展親子活動1萬多場次,吸引近20萬人次參加活動。進一步探索計生協參與生育支持路徑。積極服務托育重點任務,在宿遷市實施中國計生協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管理項目,推動地方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堅持科學、普惠和便捷導向,探索社區微托、家庭鄰里式嬰幼兒照護服務等多元化托育服務模式,蘇州市計生協《嬰幼兒托育照護保教養方案》、淮安市計生協《“淮尚善育·安心托付”嬰幼兒家庭照護指導手冊》等叢書有效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宜興市計生協向日葵親子小屋“五好五多”模式、天寧區計生協“智慧化托育”等舉措,一定程度上紓解了嬰幼兒家庭“帶娃之憂”,初步形成助力生育支持的“江蘇經驗”。進一步建好基層宣講隊伍。發揮基層會員帶頭聯系宣傳作用,培育了南京“寶媽互助聯盟”、無錫“錫山生育友好宣傳隊”、淮安“社區婚育文化指導員”等一批宣傳團隊,積極打造專兼結合、層次多樣的新型婚育文化宣傳服務隊伍,著力做好優化生育政策宣傳倡導和解讀,讓婚育新風尚成為新時代家風。
投稿郵箱:jkzggc@163.com
來源 |《健康中國觀察》2025年4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