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黎奧運會結束,中國女排迎來新一輪調整,新一屆國家隊的組建工作正式啟動。在過去的奧運賽場上,女排替補席上的7名球員同樣備受關注。然而,隨著主力球員的傷病、老將的退役和年輕球員的崛起,巴黎奧運會上的這7名替補能否繼續留在新一屆國家隊,成為了外界熱議的話題。
1. 吳夢潔、莊宇珊嶄露頭角,攜手晉升主力
在新周期的中國女排陣容中,最受矚目的無疑是主攻線的更新換代。隨著李盈瑩和王云蕗的受傷,原本牢不可破的主力陣容出現了空缺,而新生代球員吳夢潔和莊宇珊,憑借各自的實力和亮眼表現,成為了最有力的接班人選。
吳夢潔作為中國排超聯賽的MVP,具備強大的得分能力和不俗的對抗性。她所承擔的是大主攻角色,意味著在比賽陷入困境、球隊需要關鍵分時,她必須站出來承擔重任,幫助球隊穩住局面。這種角色需要不僅有出色的進攻火力,還要具備面對強敵的抗壓能力。
與之相比,莊宇珊則肩負起小主攻任務,主要負責一傳和后排保障,解放其他邊攻手的進攻壓力。她的優勢在于技術全面,尤其是一傳環節較為穩定,能夠提升球隊在逆風局中的防守反擊能力。作為曾經的世青賽MVP,莊宇珊展現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成熟,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穩定的心理素質,成功躋身新一屆國家隊的核心位置。
2. 張常寧、鄭益昕或將退役,輝煌背后難掩離別
與年輕球員的崛起相對應,曾為中國女排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將們,正逐步告別國家隊的舞臺。其中,張常寧與鄭益昕,大概率將在新周期選擇退役,結束輝煌的職業生涯。
張常寧作為2016年里約奧運會冠軍成員,曾是中國女排主攻線上的絕對核心。然而,近年來傷病不斷,使她的競技狀態大幅下滑。事實上,早在2021年全運會結束后,張常寧便處于半退役狀態,巴黎奧運周期的回歸,更多是基于女排在人員緊缺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同樣,作為中國女排的“萬金油”選手,鄭益昕以全面的技術和靈活的打法聞名,能在副攻與接應位置自由切換。盡管在巴黎奧運會中,她為球隊貢獻了寶貴經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體能的下滑,鄭益昕已難以與年輕球員競爭。
3. 丁霞、高意、倪非凡,競爭激烈的未來之路
相比于前兩位或將退役的老將,丁霞、高意、倪非凡仍保有留在國家隊的可能性,但她們在新周期的前景并不明朗,需面臨來自年輕球員的激烈競爭。
丁霞作為曾經的奧運冠軍二傳,經驗和技術毋庸置疑,且在2024賽季中狀態回暖,表現出了不俗的競技水平。然而,隨著刁琳宇、姚迪等同齡二傳紛紛淡出賽場,丁霞的去留將取決于中國女排對新老交替的態度。若球隊決定以培養新人為主,丁霞可能會缺席前期集訓,待2026年亞錦賽或關鍵賽事時再度回歸。
與丁霞相比,高意的處境更為尷尬。副攻線本就人才濟濟,袁心玥、王媛媛若堅持至洛杉磯周期,高意將與新人爭奪替補席位。她的優勢在于能打背飛,具備一定的進攻能力,但力量不足、攔網不夠強硬成為其短板。而王文涵、曾潔雅、陳厚羽等新生代副攻的崛起,正對她的國家隊位置形成威脅。
總結:新老更替,競爭激烈,中國女排新周期前景可期
巴黎奧運會后的中國女排,正經歷著一場全面的更新換代。吳夢潔、莊宇珊憑借出色的表現,成功晉升主力,承擔起新周期的重任;張常寧、鄭益昕則站在人生的轉折點,或將選擇退役,告別賽場。而丁霞、高意、倪非凡則處于“去留未定”的境地,需在激烈的競爭中證明自己。
可以預見,未來的中國女排將迎來更多年輕力量的加入,球隊的打法和風格也將隨之變化。在傳承與創新之間,中國女排的新篇章,已然拉開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