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響樂團所到之處,皆是好評!??!
1
迪圖瓦大師指揮完樂團后說:
“看到中國有這樣一個高水平的交響樂團,確實令人感到驚喜,中國交響樂團很有潛力, 一定會成為世界上令人矚目的優(yōu)秀樂團。”
2
倫敦《泰晤士報》:
“中國交響樂團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樂團,有著充滿生命力的聲音。”
3
《華盛頓郵報》:
“中國交響樂團是一個扎實的、熱情充沛的、受過精心訓練的樂團。”
1996年,中國中央樂團(1956年創(chuàng)立)進行重組并正式更名為中國交響樂團,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下設交響樂隊、合唱團和北京音樂廳。自成立至今,這支代表著中國交響樂藝術“最高水準“的職業(yè)樂團已有近70年的悠久歷史。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交響樂團作為新時代音樂的“領軍團體”,實現了中國人演奏交響樂從初級階段進入成熟期的進步,成功演出了大量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近、現代的中外交響樂作品,其中許多作品屬于在中國首演。
像是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秋里、陳佐湟、湯沐海等中國著名音樂家都為樂團建設以及弘揚中外交響樂經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也為樂團贏得全世界的歡呼與掌聲。
同時,中國交響樂團的足跡也漸漸蔓延至世界各地,與世界眾多享譽盛名的指揮家、演奏家合作演出與交流,如卡拉揚、小澤征爾、迪圖瓦、穆特、阿格里奇、沙漢姆、馬友友等。
無論是對于中國交響樂的傳承亦或是中國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輸出,中國交響樂團都是首屈一指的堅實存在。
今日分享的這兩張《中國作品精選》專輯皆是樂團灌錄的代表專輯。
石叔誠、韓中杰等指揮中央樂團交響樂隊
《中國作品精選1》
專輯小冊子內附有周光蓁( 《中央樂團史1956-1996》作者 )先生對專輯錄音的背景說明。小冊子內文章第一句就是:“這輯錄音是名副其實的絕響,所記錄下來的,不只是不復存在的北京中央樂團,更是一個時代的聲音?!?/strong>
對于文章開頭這句話周光蓁再解釋道:“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荷蘭頂級數碼錄音專家Robby de Hilster和Dick Van Schuppen,帶著頂尖錄音器材進軍北京,1985年的十月金秋,在落成不久、音響效果甚佳的中國戲院駐扎兩個星期,一共錄制四張唱片,全部在荷蘭刻模印制,這是中國管弦樂作品錄音史上的首次,其中三張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此?!?/p>
本輯更具價值的地方是——錄音忠實保留了樂團別樹一幟的中國音色和傳統。時為國家改革初期,第一代樂隊各聲部首席和成員有著近三十年的磨合,在創(chuàng)團前已經出任該團指揮的韓中杰領導下,將多首中央樂團首演的作品,以當時頂級錄音技術一一記錄在案,無論演奏、演繹都是權威的范本。
詳細曲目列表
上下滑動預覽
CD1:
1.根據冼星海1939年黃河大合唱改編、中央樂團集體創(chuàng)作:黃河鋼琴協曲石叔誠 鋼琴及指揮
2.華彥鈞曲/吳祖強編:二泉映月
3.李煥之:春節(jié)序曲
4.陳培勛:心潮逐浪高
5.賀綠?。荷埋R
6.賀綠丁:晚會
7.茅沅:瑤族舞曲
韓中杰 指揮
CD2:
8.何占豪/陳鋼: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竇君怡 小提琴
9.何占豪:交響詩《龍華塔》
二胡:馬曉暉
10.何占豪:《胡騰舞曲》
11.何占豪:《伊黎河畔》
12.《湖北小調》湖北民歌
13.《沂蒙山小調》山東民歌
14.《牧歌》內蒙民歌
15.《采茶撲蝶》福建民歌
16.《繡荷包》山西民歌
韓中杰 指揮
最為權威的,當屬《黃河鋼琴協奏曲》和《二泉映月》兩曲,它們都屬于文革時期由樂團首演的中國交響作品。
前者更是由樂團集體創(chuàng)作,這里所用的版本是原版,不僅保留終章的《東方紅》、《國際歌》樂段,更有現時已罕用的琵琶,撥出千軍萬馬的效果,忠于原著。此曲由石叔誠鋼琴兼指揮,樂團成員雖然已近十年沒有演奏此曲,但仍明顯帶有原來的亢奮激情,一再展現出他們權威的演繹。
鋼琴家兼指揮家:石叔誠
至于《二泉映月》就更非一般,主要是樂師們不少本身亦為胡琴家,例如小提琴楊牧云、趙昉,中提琴鄧宗安等都是中西合璧的全能型樂手,就連指揮韓中杰也曾一度以呱嗒板打拍子。這種音樂雙棲的特殊背景已隨時代轉變而失傳,于此能聽到,實屬珍貴。
指揮家:韓中杰
本輯一系列的中國民歌改編小品尤其突出這方面的特色,例如喧鬧的《晚會》和旋律優(yōu)美的《瑤族舞曲》都是中央樂團常演曲目,還有配上銅鑼、琵琶等民族樂器的《沂蒙山小調》和《湖北小調》等。
這里收錄的李煥之《春節(jié)序曲》亦有別于經常聽到的版本,韓中杰作為原首演指揮,更帶出秧歌式的歡快節(jié)奏和線條。
中國交響樂團《中國作品精選》陳佐湟指揮
專輯記載著國交在陳佐湟年代“黃金時期”的珍貴錄音,由DECCA2011年再版發(fā)行,選曲則有《二泉映月》、《黃河頌》、《詠雪》、《良宵》等經典樂曲,參與演奏的音樂家有女高音張立平、男中音袁晨野、二胡演奏家馬曉暉。當中收錄的兩首同名曲《節(jié)日序曲》更是盡顯管弦樂威力。
年輕化的中國交響樂團在陳佐湟領導下處理龐大編制的作品表現出極大優(yōu)勢,豐滿的音量和全奏時的張力把中國交響水平提升上更高的層次,再加之Decca秉承著一貫的錄音風格和水準——通透、開闊、真實,最接近現場聽感,使音樂和音響都令人聽得振奮不已。
指揮家:陳佐湟
雖然陳佐湟在中國交響樂團只主政了4年(1996~2000年),但他仍是樂團以及中國交響音樂當代史上,一位繞不開的重要人物。
當時,中國交響樂步入低谷期間,國內以李德倫先生為首的音樂家提出對中央樂團的運作體制進行全面改革,這位早已被國際交響樂壇譽為“具有站在任何一個樂隊前面的權威”的藝術家毅然辭去美國一家樂團的藝術總監(jiān)職位回到北京,與李德倫等一起重組國交,并且作為樂團重組的第一任藝術總監(jiān),指揮了該團第一個音樂季的首場演出,成功將國交帶回頂峰。
【原裝進口】
石叔誠、韓中杰等指揮
《中央樂團交響樂隊:中國作品精選 1》
中國交響樂團《中國作品精選》
陳佐湟指揮
(中國港版2CD)
掃碼珍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