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蘋果 CEO 庫克在微博宣布了環保成就:蘋果的全球碳排放已減少 60%。
這數據乍一看相當亮眼,但評論區的畫風卻突然跑偏:“庫克,我的充電頭呢?”、“環保減碳能不能先把充電器還回來?” 這波操作讓小雷忍不住琢磨,蘋果的環保名號打得這么響,為啥用戶們不買賬呢。
圖源:微博
小雷簡單看了看蘋果最新的《環境進展報告》,庫克曬出的成績單確實有點東西。蘋果為了減少污染,主要靠搞太陽能、風能這些清潔能源。目前已經有 26 家半導體供應商簽了“軍令狀”,承諾 2030 年前把氟化溫室氣體排放砍掉 90% 。
近兩年有看過蘋果發布會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他們幾乎會在每一個產品介紹環節都會提到他們為了環保做出了哪些行動、減少了多少碳排放。
比如 iPhone 16 手機里,85% 的鋁殼子是用廢鋁重新做的,電池里 95% 以上的鋰是回收再利用的。就連攝像頭里的金線和電路板上的鍍層,幾乎全是用廢料重新加工出來的。連 MacBook Air 都用上 55% 再生材料了。
圖源:蘋果
但為啥網友不買賬?看看蘋果的 “神操作” 就懂了。從 iPhone 12 開始砍掉充電頭,美其名曰 “減少閑置” ,結果第三方充電頭賣爆了,全球充電器數量不降反增。
小雷自己就深有體會:去年買 iPhone 15 Pro Max,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一堆老款 5V 1A 充電頭,最后還得花 149 元買官方 20W 快充。說好的環保,咋感覺是我自個在買單呢?
小雷覺得,蘋果的環保初心是好的,但執行起來確實有點 “雞賊”。就像你去餐廳吃飯,服務員說為了環保不提供餐具,但隔壁便利店的一次性筷子賣得比餐廳還貴,這換誰都得吐槽兩句。
比起充電頭爭議,蘋果近期另一個環保手段更讓小雷佩服。
4 月 17 日,蘋果發布了《2025 年環境進展報告》里面有提到,門店的 iPhone 和 iPad 展示機默認啟用清潔能源充電。
圖源:蘋果
這功能其實早在 2022 年就上線了,簡單說就是手機插著線也不一定充,讓設備在電網碳排放低的時候充電,比如風能、太陽能發電多的時段。要是趕上陰天沒風,就算插到下班也充不滿,當然電量低于50%時會緊急保命充一波。
不過這功能目前僅限美國地區,其他國家的用戶暫未上線。是技術問題還是政策限制?蘋果沒說清楚。
圖源:網絡
不過,蘋果這次把展示機默認開啟這功能,至少表明了一種態度:環保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得從細節做起。要是未來能把這功能推廣到全球,甚至讓用戶自主選擇 “綠電充電”,那才是真的香。
其實大家不是反對環保,而是反感 “環保成本用戶扛,環保功勞蘋果領” 。如果蘋果能把省下的供應鏈成本反哺用戶,比如用戶用舊充電器換購新設備時,直接抵扣部分費用。這樣既能減少浪費,又能提升用戶好感。
圖源:蘋果
小雷對蘋果的環保努力是認可的。他們在供應鏈轉型、材料回收、清潔能源上的投入,確實為行業樹立了標桿。能讓臺積電、富士康這些巨頭簽減排軍令狀,也就蘋果這種產業鏈扛把子能做到。
最后,小雷想說:環保不是一場秀,而是一場持久戰。蘋果要做的,是在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用戶的吐槽也不是無理取鬧,不能只盯著自己的碳排放數據,讓用戶自己為“環保計劃”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