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點的寫字樓電梯間,林夏刷著銀行卡余額苦笑。這位93年出生的市場主管,稅后月薪1萬8,卻連續三年存款未破五位數。《中國年輕人消費白皮書》顯示,90后平均負債已達12.7萬,超前消費正在榨干整整一代人。
當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當1688成為年輕人購物圣經,消費降級浪潮裹挾著每個城市青年。26歲的程序員張昊展示購物車:臨期進口零食、二手電子產品、工廠直供服裝,這些標簽撐起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尊嚴。
看似自由的消費選擇背后,是房租占收入40%的生存現實。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合租單間均價突破3000元,相當于每天睜眼先欠房東100塊。更扎心的是,66%的年輕人需要父母補貼才能維持基本生活。
當存款焦慮遇上精致窮陷阱,年輕人的財務自由正在變成偽命題。那些深夜直播間搶購的廉價商品,究竟是精明生存智慧,還是困在系統里的無奈妥協?
我們究竟在為誰打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