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運河邊的楊柳鎮有個古怪傳說——每逢陰雨天,河底會冒泡,那是“翻江鼠”在吐納修煉。
這“翻江鼠”本名蔣三,生得瘦小精悍,站直了還沒扁擔高,可論水性,整條漕河找不出第二個。
他能在水里睜眼數蝦須,憋氣摸完三艘沉船不帶換氣,鎮上人送外號“浪里白條”。
這身本事,全拜他那養母張寡婦所賜。
十年前張寡婦在河邊洗衣裳,見個竹籃漂來,里頭躺著個哇哇哭的奶娃娃。
她本想撈竹籃當柴燒,卻被娃娃尿了一身。
“哎呦喂,這小兔崽子尿得比噴泉還遠!”
張寡婦捏著鼻子拎起娃娃,瞥見孩子腳底板紋著條怪魚。
算命瞎子瞇眼一瞧,拍案驚叫:“這可是‘翻江鼠’投胎!養好了能招財,養歪了……”
“養歪了就當個水鬼!”張寡婦一錘定音,往孩子嘴里塞了塊餿饅頭,“往后你就叫蔣三,三更起床,三更偷糧!”
(二)
張寡婦教孩子,堪稱黃鼠狼教雞打鳴——專往歪道上引。
蔣三剛會走路,就得學“三指探囊”:粥鋪的咸鴨蛋要捏殼不碎,茶館的瓜子碟要抓五留三,趕集人的錢袋子要隔衣取物。
得手了賞半塊饃,失手了餓三天。
這日端午節,張寡婦盯上李屠戶家的鹵肉鍋,叉腰發令:“三兒,今兒摸不回五斤醬肘子,晚上就喝洗腳水!”
蔣三苦著臉鉆進臭水溝,順著油膩膩的暗道爬到李家后廚。
剛摸到鹵肉鍋邊,突聽門外狗吠,他急中生智抄起兩根大蔥插鼻孔,“撲通”跳進鹵湯缸。
“汪汪汪!”惡狗沖進來轉了三圈,愣是沒聞出醬腌人味。
蔣三泡得渾身通紅,趁夜色扛回半鍋鹵湯。
張寡婦舀一勺嘗了,喜得直拍大腿:“比王婆家的醬還香!明兒支個攤賣鹵水!”
(三)
蔣三十二歲那年,張寡婦又出幺蛾子:“西街魚市老劉頭進了批黃河大鯉魚,每條三斤重!”
她比劃著吐沫橫飛,“咱偷兩條,一條清蒸,一條紅燒!”
蔣三翻著白眼嘟囔:“偷魚不如偷網……”
“啪!”張寡婦一鞋底拍他腦門上,“敢頂嘴?今晚睡房梁!”
次日天未亮,蔣三摸到魚市。
他渾身抹了河泥,活像條泥鰍鉆進水槽。
剛抓住魚尾巴,那鯉魚“啪”地甩尾抽他臉上。
“哎呦!”蔣三手一松,魚“撲棱”蹦到老劉頭腳邊。
“哪來的水耗子!”老劉頭舉著殺魚刀追來。
蔣三慌不擇路,抄起條鯰魚當鞭子甩,魚市頓時亂作一鍋粥——螃蟹橫爬、王八縮頭、黃鱔鉆襠……
最后他頂著滿腦袋海帶逃回家,手里攥著片魚鱗。
張寡婦氣得直跺腳:“敗家玩意!魚鱗熬湯都不夠塞牙縫!”
(四)
八月十五那晚,張寡婦神秘兮兮湊過來:“縣太爺新得了個御賜青花瓷瓶,值這個數!”
她伸出五根胡蘿卜似的手指,“事成之后,娘給你買整只燒鵝!”
蔣三撇撇嘴:“上回說偷周家玉簪給燉雞,結果就賞了把瓜子……”
“這次保真!”張寡婦掏出一把銅錢晃得叮當響,“定金都收了!”
蔣三提前三天往縣衙魚池倒魚食,養得肥鯉翻騰。
月黑風高夜,他嘴叼蘆管,泥鰍般滑進排水溝。
哪知縣太爺早布下天羅地網——書房滿地潑了香油!
“哧溜——”蔣三摔個四仰八叉,正對上縣太爺笑瞇瞇的老臉:“小耗子,老夫等你三天啦!”
老頭捻著山羊胡道:“你小子偷周家玉簪釣錦鯉,沉李屠戶錢袋釣老鱉,倒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蔣三梗著脖子:“我是劫富濟貧!”
“濟你自己肚皮吧!”縣太爺甩出賬本,“上月李屠戶丟的五斤肘子,是不是泡成了鹵人肉?”
(五)
縣太爺敲著茶盞下戰書:“若你能偷走御瓶,前賬勾銷;若不成……”他瞇眼冷笑,“替本官撈十八箱私鹽!”
蔣三眼珠一轉:“那要是我贏了呢?”
“賞你吃三天牢飯管飽!”
三更天,蔣三背著竹簍摸到黑龍潭。
抹上特制鯰魚油膏,他一個猛子扎進寒潭。
水底果然綁著十八口木箱,可剛割斷繩索,箱縫突然冒出血水!
“娘嘞!鹽還會流血?”
蔣三連滾帶爬上岸,官差們舉著火把圍上來。
撬開箱子——哪有什么私鹽?
分明是漕幫二當家泡發的尸體!
縣太爺捋須大笑:“這廝殺人越貨,偽造沉鹽現場。若非借你‘翻江鼠’的名頭,真兇豈會放松警惕?”
(六)
公堂之上,張寡婦被鐵鏈拴著仍叫罵:“小沒良心的!忘了是誰把你從尿盆里撿回來的?”
蔣三摸出油紙包:“干娘,這是您最愛的五香蠶豆……”
趁她張嘴要咬,突然撒了把癢癢粉。
“哎呦喂!殺千刀的……”張寡婦扭成麻花。
蔣三紅著眼圈嘀咕:“大牢跳蚤多,您慢慢撓。”
三年后,漕河上多了位“白條巡檢”。
有回逮著個偷渡客,竟是李屠戶兒子。
那漢子哭嚎:“蔣爺饒命!我爹說您腌的醬菜比肘子香……”
蔣三甩給他個錢袋:“借你五錢銀子做本錢,來日……”
“小兔崽子!又拿本官俸祿充善人!”縣太爺的官船破浪而來。
夕陽把老頭山羊胡染成金紅色,蔣三嬉皮笑臉拋去條活鯉:“孝敬您老熬湯醒酒!”
(七)
升任巡檢那日,蔣三被同僚灌得爛醉。
路過百花樓時,他踉蹌著大喊:“姑…姑娘們!本官來…來查案!”
老鴇捏著鼻子攙他:“官爺查什么案呀?”
“有人舉報…舉報你們偷藏陳年花雕!”
蔣三打著酒嗝往酒窖鉆,結果被三十壇女兒紅埋成粽子。
眾衙役趕來時,他正抱著酒壇說胡話:“這…這才是御賜的好酒……”
翌日,縣太爺罰他掃茅房,蔣三提著木桶嘀咕:“早知把酒壇沉河底……”
(八)
清明時節,碼頭驚現無頭浮尸。
蔣三蹲在船頭啃燒餅,忽然瞄見尸首指甲縫有藍漆。
“這是漕船特用的防水漆!”
他一個猛子扎下水,摸著船底漆痕追蹤,竟在二十里外蘆葦蕩撞見私鑄銅錢的窩點。
歹徒揮刀砍來,蔣三甩出腰間酒葫蘆:“看暗器!”
對方接住猛灌,旋即醉倒在地——葫蘆里裝的是衙門特制蒙汗藥酒!
縣太爺聞訊撫掌:“你這水耗子,倒會一石二鳥!”
(尾)
如今楊柳鎮茶樓最火的段子,當屬“浪里白條三戲縣太爺”。
說書人敲著醒木道:“要說那蔣三爺,偷雞摸狗成英雄,全因遇上個狐貍官……”
運河上,蔣三正追捕私鹽販子。
忽聽岸上孩童唱童謠:“翻江鼠,變白條,偷個青天換酒肴……”
他笑罵著拋去條咸魚:“小崽子,接著下酒菜!”
夕陽西下,官船桅桿的影子越拉越長,融進粼粼波光里,仿佛當年那只順水漂來的竹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