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縣太芝廟鎮創新紅色教育賦能基層發展
CCTV全頻道宣傳湖南訊:(通訊員:劉芳怡)近日,新邵縣太芝廟鎮組織多村黨員奔赴中共湘西南特委舊址歷史陳列館,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激發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紅色教育“活”起來:紅色記憶喚醒初心使命
湘西南特委舊址坐落于龍山之腳、太芝廟鎮旗形山下,俗稱“新花院子”,系清朝道光四年當地進士陳祿林修建。這里見證了邵陽地區革命斗爭的重要歷史時刻,1928年4月,湘西南特委機關遷入此地,領導龍山地區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并成立邵陽地區首個農村地下黨支部 ,是當之無愧的革命火種燃起之地。黨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踏入舊址,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仔細參觀各展廳。館內陳列的珍貴文物、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生動展現湘西南特委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屈斗爭的光輝歷程,讓黨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堅定信念。參觀完畢,全體黨員于舊址前的廣場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誓言鏗鏘,久久回蕩,彰顯對黨忠誠、為黨奮斗終身的決心。
基層治理“聚”起來:紅色資源凝聚民心力量
太芝廟鎮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以紅色教育為有力抓手,激活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鎮黨委書記李學禮指出:“紅色資源是黨性教育的‘活教材’,要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此次活動設置“黨性課題+互動式交流”環節,村聯點領導在陳列館黨性教室,結合湘西南特委歷史,為黨員們上了堂生動黨課,講述黨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回顧黨在不同時期的挑戰考驗及勝利歷程。黨課結束后,黨員們圍繞入黨初心、履職擔當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分享心得體會。通過回顧革命歷史,激勵黨員在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投身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在紅色資源的凝聚下,太芝廟鎮基層治理的向心力不斷增強。
鄉村振興“興”起來:紅色文旅賦能高質量發展
太芝廟鎮依托湘西南特委舊址等紅色資源,探索“紅色+”發展模式。未來計劃打造紅色研學線路,并結合當地生態優勢,開發“紅色研學+生態觀光”精品線路,推動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鎮長孫黎麗表示:“我們將以紅色文化為引擎,激活鄉村經濟,讓鎮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此次紅色教育活動,既是黨史學習的生動課堂,也是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太芝廟鎮通過激活紅色文物資源,讓歷史“說話”、讓文物“發聲”,不僅賡續了紅色血脈,更凝聚了民心民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下一步,太芝廟鎮將持續深化紅色教育品牌,以文化賦能基層治理,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責編/譚江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