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嚴苛的CEO之一,馬斯克一心想改寫商業或政治的歷史。據《The Information》報道,當特斯拉高管力推一款填補產品線空白的2.5萬美元緊湊型電動車時,馬斯克卻不為所動。對普通車企CEO來說,這是個顯而易見的決定,但對這位技術顛覆者而言,這樣的車不符合特斯拉的風格。
報道稱,馬斯克無視團隊建議,決定以相同價格開發全自動機器人出租車(Cybercab)。盡管外界早有猜測,但據《華爾街日報》援引內部報告,馬斯克曾被明確警告這款車可能永遠無法盈利。這意味著,期待特斯拉今年底推出全新車型的最后一批支持者可能要失望了。特斯拉將在周二發布一季度財報,預計利潤率將低于三個月前。
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認為自己已實現推動電動車行業繁榮的目標,日常工作變得平淡無奇。推出一款類似大眾高爾夫(參數丨圖片)的普通小型車,無法兌現特斯拉“打破常規”的承諾,比如打造Cybertruck的壯舉。一位知情人士對《The Information》說:“馬斯克對造一款普通車根本沒興趣,他說,‘讓別人去做吧。’”
馬斯克的豪賭:消費者不再需要私家車
特斯拉高管曾建議同時生產兩款車型,共享平臺和生產方式以降低成本,但馬斯克否決了這一方案,徹底放棄了被外界稱為“Model 2”的低價車型。他堅信,人工智能驅動的Cybercab——一款無方向盤、無踏板的雙座自動駕駛車——將年銷數百萬輛,主要面向車隊市場。他認為,普通人會選擇自動駕駛網約車,而非購買私家車。
然而,分析師警告,美國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規模每年可能僅100萬輛,需求很快會飽和。海外市場同樣受限,因為監管機構可能不允許無手動控制的車輛上路。這使得Cybercab的潛在銷量僅為幾十萬輛。
文章揭示了一位憑直覺決策的CEO。馬斯克的直覺曾屢創奇跡,但也帶來了Cybertruck——這款皮卡令人著迷,卻因高價和有限吸引力,可能成為特斯拉首款失利的產品。
特斯拉的“ChatGPT時刻”尚未到來
特斯拉未回應《財富》雜志的評論請求。但馬斯克的行為一如既往,他曾憑粗略計算定下年銷200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如今已成空談。《財富》注意到,從2022年1月起,他逐漸將重心從汽車轉向機器人,距離首次宣布Model 2計劃僅一年多。
當時他對投資者說:“我們有太多事要做。”團隊甚至未開始研發Model 2,他卻開始暢談擎天柱機器人(Optimus)的未來。馬斯克堅信,自動駕駛將是特斯拉的殺手锏,每年輕松帶來500億美元利潤。
當OpenAI的ChatGPT搶盡風頭,馬斯克開始宣稱特斯拉將迎來“ChatGPT時刻”。他設想,所有特斯拉汽車將通過云端下載自動駕駛指令,生產效率提升五倍,帶來史上最大的單日資產增值。
從2000萬輛車到1億個機器人
去年初,馬斯克曾含糊表示,2.5萬美元的車型仍有望2025年下半年推出,后來才澄清指的是Cybercab。他隨后宣稱,不轉向人工智能的公司將無路可走,并正式放棄2030年年銷2000萬輛電動車目標。這個數字本是他隨手設定的,卻因他“奇跡締造者”的形象,在狂熱投資者中廣受追捧。
如今,馬斯克更看好每年銷售1億臺擎天柱機器人,相當于全球新車銷量總和。每臺機器人成本2萬美元,將為股東帶來1萬億美元年利潤,超過蘋果年利潤的10倍。他聲稱,這將引領人類進入“無需匱乏”的時代,“你可以擁有幾乎任何想要的東西,”他在上個月說。
但如果消費者并不想要這些宏偉愿景呢?如果他們只想要一輛小巧、實惠的特斯拉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