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價手表閑置吃灰
不如轉賣回回血
誰知手表是真貨
包裝、質保卡都非正品!
“半真半假”難出手
原賣家卻說:
我可沒說都是真的啊!
案情簡介
小陳通過某電商平臺,在某貿易商行開設的店鋪購買了一塊二手浪琴手表,支付貨款8000余元。后經鑒定,該手表為正品,表盒與保卡并非正品,小陳訴至法院,主張貿易商行構成欺詐,要求全部貨款退一賠三。
法庭上,小陳稱,收到商品時并未錄制開箱視頻,直至準備將手表出售時,才從別人處知曉保卡是假的,他到官方網站上查詢,無法根據該質保卡查詢到相關售后信息。后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手表為真,保卡卻是假的。
小陳認為
保卡是奢侈品的身份證明和保修憑證,商家銷售的時候說的是“全套包裝”,但實際收到的卻是假的包裝和保卡。對于奢侈品而言,全套包裝和單塊手表價值完全不同,商家的行為構成欺詐。
商行表示
發貨前,相關商品已經過平臺質檢。
物品銷售單上也明確標明了“售出之二手貨品,瑕疵在所難免,請在購買時當面驗清,以免爭議,部分原裝盒子已有破損已免費為您更換新盒如需原裝盒子,請與之聯系”,質檢查驗信息結果也顯示“質檢/查驗通過”。
案涉手表官方保修期為5年,尚在官方保修期內,有無保卡并不影響保修服務功能的實現。同時,商行也承諾為小陳提供質保服務。
法院審理
雙方主要爭議在于,商行交付非正品的表盒、保卡,是否構成欺詐,可否要求全部貨款“退一賠三”。
法院經審理認為,對于手表,商行交付的手表為正品,已履行主給付義務。至于表盒,商行提供的物品銷售單已經如實告知了表盒可能經過換新的情況,并提供原裝表盒更換服務,商行的行為不構成欺詐。
對于保卡,商行提供了發貨時平臺質檢通過的網頁信息,可初步證明商家在發貨前實施了相應檢驗程序,但質檢信息中并未體現保卡檢測結果的具體情況。
在手表系正品的情況下,小陳主張商行故意銷售假冒保卡構成欺詐,依據不足。考慮到正品保卡具有享受官方保修等服務價值,現有保卡可能導致小陳相應權益減損。法院綜合全案情況,酌情認定由商行退還小陳1500元貨款。
綜上,法院依法判決商行退還陳某1500元。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法官說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多元化,“閑置經濟”快速興起,帶動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許多消費者而言,原價奢侈品往往超出預算,而二手市場不僅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選擇,還能讓一些限量款商品重新流通。
此外,不少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還建立了發貨前鑒定流程,通過專業驗真服務保障商品質量,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然而,由于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部分商品可能出現保卡缺失、配件不全、商標磨損甚至真假混賣等問題。
保修卡是買方享受售后質保服務的必備憑證,更是賣方產品質量保證的重要體現和合同義務的組成部分。若出賣人未能提供正規保卡、導致買受人無法享受應有的質保服務,買受人有權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消費者在購買前,務必謹慎選擇交易渠道,優先考慮具備正規資質、用戶評價良好的平臺或店鋪,主動做好聊天記錄、支付憑證、商品描述截圖等證據留存,收貨時做好開箱視頻記錄,以便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江蘇高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