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有人沉醉于夜色中的斑斕景致,有人則踏進了知識的殿堂,享受著獨特的“文化晚宴”。
“左腳尖踮起,左臂上揚,右臂輕輕垂下……”3月20日晚7點,石家莊市群眾藝術館青年文化夜校512教室,形體課上,在老師指導下,學員王思源學得有模有樣。
“形體課一共就25個名額,很幸運自己在數百人中搶到了,有種春運買上火車票的感覺。”說起兩周前搶課的事,王思源很興奮。
而樓下的416教室,手機短視頻課同樣座無虛席。
“此外,這一期開設的舞蹈課、美妝課、攝影課、書法課,也場場爆滿。”石家莊市群眾藝術館青年文化夜校培訓部主任王虹鈞介紹,從去年5月到現在,夜校公益培訓班已累計舉辦3期,近500人次參加。
這座夜學堂為何如此火爆?
“完全免費,但課程品質不低。”手機短視頻班學員趙志遠向記者豎起大拇指,說準備把課程“安利”給同事和朋友。她向記者展示前兩天帶孩子出游時拍攝的視頻,高清畫質中躍動著專業特效。
休息間隙,形體課學員王宏霞向記者展示了手機里的一張夜校課程表。“參加夜校不僅能改變下班后‘眼睛長在手機上’的不良習慣,更重要的是培養工作之外的專長,提升個人競爭力。”王宏霞說。
她的話道出鐘情青年夜校的眾多年輕人的心聲。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掌握多元技能十分必要。“相較于學歷教育,夜校門檻低、周期短,為像我這樣的青年人開辟了便捷的技能提升通道。”王宏霞說,她身邊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在晚間“充電蓄能”,用業余時間點亮人生新的可能。
夜校既是技能提升的“充電站”,也是拓展社交圈子的“新天地”。美妝班學員邢雪嬌說,上夜校以來她新結識了好幾位微信好友,環形補光燈下的美妝實操、書法教室的墨香切磋,學習之余,她們也加強了情感交流。“這種以興趣為紐帶的學習共同體,既有大學選修課的氛圍,又有社團般的交流,大家在友好互動的氛圍中共同提高。”邢雪嬌說,在學習互動中拓展交友邊界,這種感覺特別好。
記者注意到,在石家莊市群眾藝術館青年文化夜校一樓大廳一角的留言簿上,類似“夜校用溫暖和松弛感熨平了白天的疲憊”“在這里找回眼中有光的自己”的留言不在少數。
夜校也是一處都市療愈間,紓解著快節奏生活和高強度工作給青年人帶來的壓力。“自從夜校開課以來,我發現,那些帶著疲憊神色踏入教室的年輕人,往往在課程過半時,緊皺的眉頭會微微舒展,臉上呈現愉悅的神情。”王虹鈞介紹,青年夜校不設考核評比,讓藝術回歸純粹的熱愛,即便做得不盡如人意,也不會有老師指責,這種去功利化的教學,恰似一劑解壓良方,讓年輕人找到一處心靈棲息地。
夜幕下的求知熱情,推動著石家莊市群眾藝術館青年文化夜校課程體系持續優化。王虹鈞介紹,通過“需求問卷+大數據分析”,并借鑒其他地方經驗,下一步,他們將引入更多既前沿又符合年輕人胃口的課程,更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增強對年輕人的“磁吸力”。
(原標題:“賦能+社交+解壓”,夜校釋放“磁吸力”)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