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九天、沐浴星河是人類古來已有的夢想,航天員就是實現(xiàn)夢想的先鋒勇士。當離開地球搖籃來到太空,航天員會面臨哪些生存和生活挑戰(zhàn)?在空間站要進行哪些有趣的實驗?他們的工作學習效率是變高還是變低?與此同時,在太空中人類之外的生物將會怎樣?植物的根依然向下生長嗎?仰面朝天下落的貓還能翻轉(zhuǎn)身體嗎?更重要的是,未來我們想移居火星、遠航宇宙深空,得完成哪些“不可能的任務”?
4月19日(周六)14:00,歡迎做客首都圖書館“科普講堂”,帶你了解奇異的太空生活和有趣的科學探索,領略如何讓幻想變成可實踐的現(xiàn)實。
主題
從飛天神話到載人航天——
《走出地球的生命》讀者分享會
時間
2025年4月19日(周六)14:00
地點
首都圖書館A座報告廳
(A座外東側(cè)一層玻璃門)
嘉賓
郭金虎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yī)學工程與空間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生物節(jié)律分會副會長,曾任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生命起源與進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Cell、Nature、TiBS、FASEB J、JBC等雜志發(fā)表論文70余篇,主持臨港實驗室—中國航天員中心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求索太空腦計劃”項目、錢學森實驗室太空探索培育項目等。
《走出地球的生命》
郭金虎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館藏地:首圖.B座二層新書刊
五層自然科學文獻閱覽室
索書號:V11-49 /125
本書結(jié)合前沿科研進展,融合空間探索的歷史和文化,描述人及其他生物在太空中因重力、輻射、磁場等的變化而受到的影響,展現(xiàn)了科學家在太空中進行的有趣且重要的實驗,帶領讀者經(jīng)歷一次奇妙的太空之旅。
識別二維碼預約參與活動,名額有限,約滿為止。
直播平臺
首都圖書館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
來源:"首都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排版:沈 丹
編輯:林雪琪
審定:李紅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