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4月18日電(劉默涵)北宋龍窯重燃窯火,紅旗瓷廠蛻變為工業遺產文旅商綜合體,陶藝新村激活鄉村文旅……擁有千年制瓷史的福建德化,正以“活態傳承”破解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時代命題。這座“世界陶瓷之都”通過“陶瓷+文旅”的跨界融合,用千年窯火鍛造文旅新引擎,迸發出時代新韻。
千年古窯煥發新生
春日的陽光灑在福建省德化縣太平宮窯古窯址,斑駁的磚石透露著滄桑。漫步窯址,可見40.8米長的龍身蜿蜒而上,34目投柴孔承載著古人借山勢引火的智慧。
太平宮窯古窯位于丁墘村的鳳翥山麓。這座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80年)的龍窯,千余年來遵循古法柴燒,泥土在高溫淬煉中蛻變為享譽世界的德化瓷。
太平宮窯修繕后的古窯。新華網 劉默涵 攝
“這條龍窯,它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德化縣龍潯鎮丁墘村委會副主任李文芳說,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上世紀90年代初,太平宮窯曾是村辦瓷廠,村中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在這里做工謀生。1993年左右的時候,因為德化的窯業改革,龍窯全部停燒,這里成了一片荒草地。
丁墘村是德化遠近知名的陶瓷村。20多年來,這里培育了8位國家級大師,還有100多位省級大師,其數量占到德化省級以上大師的近70%。
讓太平宮窯重新煥發活力,是當地幾輩陶瓷人的念想。2018年,在李文芳等人努力之下,丁墘村通過招商引資修復、活化利用了太平宮窯。
“為了讓文物說話,把文物活化,我們花了4年時間對龍窯進行修繕。2022年底,沉寂近30年的龍窯重燃窯火。”李文芳說,修復至今太平宮窯已經燒了7窯。
“古法柴燒為陶瓷燒制加入了靈性。”李文芳說,太平宮窯古法燒制的陶瓷頗受市場歡迎。
太平宮窯古法燒制的陶瓷產品。新華網 劉默涵 攝
據不完全統計,太平宮窯自2022年底以來,已經接待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280多名海外藝術家、學者,港澳臺藝術家200多人,海內外游客3萬多人。
“我們通過組織文化旅游和研學活動,讓游客可以親身體驗德化陶瓷制作的工藝,感受非遺的魅力。”李文芳說,圍繞太平宮窯,當地正積極打造陶瓷文旅產業園區,為陶瓷產業注入歷史的厚重感,激發時代新活力。
工業遺產破界生長
當太平宮窯的龍窯煙囪重新吞吐千年窯火,德化陶瓷文化的當代敘事正在展開更豐富的層次——距此3.5公里的紅旗坊·文旅產業園,正以“白瓷藝術樂園”的姿態演繹著工業遺產的破界生長。
作為德化縣重點推進的文旅融合項目,紅旗坊·文旅產業園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施工方正通過倒排工期、加大資源投入,全力保障園區一期工程在今年“五一”期間試運營,屆時將為“世界瓷都”再添文化新地標。
紅旗坊·文旅產業園航拍圖。新華網發(彭超雅 供圖)
始建于1951年的紅旗瓷廠,曾是德化陶瓷現代化工業生產的代表,見證了新中國陶瓷產業從手工作坊向規模化生產的跨越。隨著時代變遷,瓷廠雖退出歷史舞臺,但其包豪斯風格廠房、隧道窯、煙囪等工業遺產符號仍承載著瓷都人的集體記憶。
修復后的園區,懷舊感與未來感并存。新華網 劉默涵 攝
2021年底,德化縣啟動紅旗坊·文旅產業園PPP項目,總投資13億元,占地260畝,致力于將工業遺址轉化為“年輕化、時尚化、國際化”的德化白瓷文旅綜合體。園區秉持“修舊如舊、重塑歷史、再現經典”的原則,完整保留原料加工、制坯燒瓷等工業流程及高煙囪等核心工業遺產,同時融入現代設計元素。修復后的紅磚外墻、人字梁頂將重現歷史風貌,與藝術裝置、光影秀交織,形成懷舊感與未來感并存的獨特風貌。
據瓷都文旅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書誠介紹,園區項目規劃游客休憩區、創作研學區等五大功能板塊,試運營期間將推出文旅快閃、美食集市、非遺互動體驗和中國白·德化瓷精品展等系列活動。
“我們將集中展示新銳陶瓷文創產品,推動傳統技藝與先鋒藝術融合創新。”黃書誠表示,園區特別規劃文創孵化區,為青年創作者提供創作空間和展銷平臺。
作為德化陶瓷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紅旗坊項目通過活化工業遺產,構建集文化博覽、創意研發、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
“陶瓷+文旅”融合蝶變
如果說太平宮窯的活化是對德化陶瓷文明基因的修復,紅旗坊的更新是對產業生態的創造性重組。那么,如今的德化正以“陶瓷+文旅”為脈絡重構產城關系。
漫步潯中鎮石鼓村,移步換景間,藝術氣息撲面而來。那些承載著時光記憶的老房子,經過匠人巧手重塑,蛻變為柴燒工坊與藝術聚落交織的創意矩陣。
2019年,德化縣以5000萬元文旅發展基金為畫筆,在這片千年瓷鄉繪就“瓷谷仙境”陶藝新村。如今,這里串聯起美食探味、窯火傳薪、瓷藝研學的立體體驗,入選泉州市鄉村振興旅游示范線路,成為閩南文化生態旅游的鮮活注腳。
“陶瓷+文旅”的融合蝶變在德化瓷藝城·陶瓷街化作鮮活的現實圖景。
這座占地超六萬平方米的陶瓷文化商業綜合體,匯聚了200余家陶瓷業態商戶,構建起多層次產業生態:既有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的傳世雕塑精品展陳,又呈現德化外銷龍頭企業的時代風貌,更培育了眾多新興文創品牌。穿行此間,每件作品都構成獨特的審美敘事,訴說千年瓷都的文化密碼。
瓷藝城·陶瓷街外景。新華網發(饒承宇 供圖)
據德化縣瓷藝城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策劃總監饒承宇介紹,德化瓷藝城·陶瓷街近年來在“陶瓷+文旅”發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先后獲得福建省特色步行街、福建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泉州市市級特色商業街區,2024年全年的游客接待量突破270萬人次,同比增幅達13.16%,逐步構建產旅融合的“陶瓷+文旅”新范式。
近年來,德化縣按照“全域布局、全業融合、全鏈支撐”的全域旅游發展思路,舉全縣之力打造旅游第二支柱產業,構建了以縣城陶瓷文化為主體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德化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德化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旅游收入從2019年的63.15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120億元。
德化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黃鵬輝表示,未來將深入挖掘“世界瓷都”德化文旅消費潛力,扎實推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不斷激發新動能、培育新優勢,為文旅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游客在德化體驗陶瓷文化。新華網發(許華森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