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鐘建軍 通訊員 付榮進
為全面落實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著力構建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4月16日下午,萊山區人民法院與萊山區初家街道在福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召開“法潤梧桐·無訟初家”訴調對接工作動員會。萊山區人民法院院長,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相關領導,初家街道包村包社區干部,各村居社區書記、主任及調解員等參加會議。
“法潤梧桐”是什么?這是萊山法院立足司法職能,深度參與訴調對接工作的創新舉措,是一個集法律咨詢、調解、立案、審判、執行等為一體的法律類綜合服務平臺。會前,與會人員觀看了萊山法院“法潤梧桐”訴調對接工作專題片,了解了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萊山區初家街道黨工委書記戴鵬偉在會上稱,“法潤梧桐”訴調對接工作通過整合司法資源與基層調解力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消弭在源頭,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各村居社區要用好“法潤梧桐”平臺,讓糾紛化解既有力度、更有溫度,真正“化于未發、止于未訴”。
萊山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張俊海表示,開展訴調對接工作是豐富全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內涵、強化載體建設、鍛塑萊山品牌的重要舉措。“法潤梧桐”以建設“老百姓身邊的法律管家”為愿景使命,通過整合區街兩個層面的資源,最大限度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要聚焦“法潤梧桐”品牌,全力用起來,做好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訴調對接工作,上級有要求、群眾有需求、法院有責任。”萊山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曲振濤表示,“法潤梧桐”是以“老百姓的事就是法潤梧桐的事”為核心理念,打造高效、便民、公正的糾紛解決路徑,是“楓橋經驗”和浦江“上門解決糾紛”經驗的有效融合。要堅持“大數據+鐵腳板”,深入社區鄉村,將數據分析與實地調解結合;要堅持典型引領+全面推進,大力培育解紛典型案例和示范單位,宣傳推廣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工作全面開展;要堅持縱橫聯動協作,建立上下聯動“一單四辦”模式,同時做好橫向強化雙督辦和“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實現多部門協同解紛。
會上,萊山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副主任王志強從“法潤梧桐”運行模式、組織架構和小程序的使用現場對參會人員和調解員進行了培訓。
下步,萊山法院“法潤梧桐”訴調對接中心工作人員將會同鎮街相關負責人深入初家街道村居社區逐一推廣宣傳訴調對接工作,全面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石,打通解決群眾矛盾糾紛的“最后一厘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