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前沒有附加“古”字,其余三個被公稱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
為什么只有中國特殊呢?一個英國教授道出了真實原因!
斷檔再生國家
“四大文明古國”這個詞,誕生于中國,是我國著名近代歷史人物梁啟超先生在1900年創作的一首詩歌《20世紀太平洋歌》中的內容:
地球上文明古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其中,小亞細亞是古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查無此國”的文明。曾經的它有多么輝煌,就有多么快地衰落。
古巴比倫王朝,建立在如今如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南的廣闊土地上,其首都巴比倫不僅是亞洲西部最發達城市,也是當時全球最發達的城市,各國商人云集于此,用金屬和術材交換巴比倫的食物和羊毛。
除了經濟,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古巴比倫的城市建筑。
尼布甲尼撒二世建立的“巴比倫空中花園”,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據說,這個“花園”裝有機械裝置,需要奴隸不停地轉動才能將河流抽上去完成灌溉。
而盛極一時的,還有刻在石柱上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善的成文法典,即便具有局限性,也在人類文明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被收藏在盧浮宮內。
不過,古巴比倫最驚人的,是其是一個巨大的奴隸制王朝,但也因此,奠定了它的滅亡。
到了后期,階級矛盾、王權與神權的矛盾、異教等等,加速了這個巨大文明古國的衰落,最后,本應強壯的古巴比倫男人,沉浸在荒淫無度中,一同與這個國家走向了末路。
之后,古巴比倫王國的原土地上,有了星星之火,如今被稱作“伊拉克共和國”。
古埃及,雖然沒有落得跟古巴比倫一樣,沒有名字的結局,但與現在的埃及在很多方面難以找到直接的聯系。
古埃及從尼羅河發家,在公元前4000年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而金字塔的修建,見證了那個時代的榮耀,但是,過度的勞民傷財徹底激化了社會矛盾,陷入了混亂與分裂。
公元前1250年,一場前所未有的干旱,將古埃及推向了覆滅的邊緣,饑荒、經濟危機、政治動蕩和戰亂,終于,盛極一時的古埃及,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古印度的狀況,與古埃及一樣,如今的印度只是徒有其表,但與古埃及不同的是,它的衰敗原因不是受到作為母親河的恒河的影響,而是文化入侵。
公元前2000年,被雅利安人侵入,公元前581年,被古波斯人侵入;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人入侵印度;712年,阿拉伯國家入侵后,古印度徹底滅亡。
最能體現目前印度不再是古印度的標志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人,遠大于信奉佛教的人數。
這三個文明古國,其歷史文明除了一些標志性建筑物,如今幾乎是蕩然無存,但中國卻是個例外。
天時地利人和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名教授,叫馬丁·雅克,在《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中寫道“中國永遠不會成為西方國家,因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具有無可替代的特殊性”。
他的這番話,間接說出了中國為何不稱作古中國的原因!
在中國的上下五千年歷史中,不經常稱“中國”,而是“華夏民族”和“中央政權”。
和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樣,中國的文明也誕生于河流,長江和黃河就是華夏文明的源頭,而“中國”這個字眼,最早出現于西周時期,在金文中是“河水交匯之初”,也就是黃河流域附近。
西周初年收集而成的《詩經》中記載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之后的每一個朝代,為了顯示“正統”,均以華夏民族、中國、中原、中土等字眼稱呼,而像周邊的元、遼、金等少數民族則被稱作“夷狄”、“蠻族”等。
簡單來說,即便是奪權奪位當上的皇帝,也要先承認前朝帝王的正統性,再宣稱自己是合法的繼承人。
比如,唐太宗身上有胡人血統,卻認幾百年前的老子為祖宗,改姓為“李”;朱元璋奪得元朝的江山,殺了人家,卻也在詔書里承認元朝皇帝的正統性。
換句話說,中國上千年的歷史,無論君王是誰,繼承制的“大一統”王朝屬性都沒有變過。
誰分裂,就打誰,選出勝者,再一統天下。這種思想,都要感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秦始皇,但也不可否認,封建王朝存在壓迫人的落后事實。
即便是最后的清朝,“大清國”與“中國”在各類不平等條約中交替出現,而此時的國人心中也不再區分漢族與戎狄,統稱為“中華民族”,民國時期的“中華民族”出現得更加頻繁。
除了統治者的歷史沒有斷檔,像漢字、傳統價值觀等的傳播也沒有中斷過,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簡化漢字,宣傳正能量的中華傳統美德。
除了思想上,中國也占據了地利,土地上適合農作物生長,并且根據不同地區,生長了不同但足夠人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即便期間爆發過災荒,但沒到全國顆粒無收被餓死的地步。
所以,中國不會像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樣早早夭折。
如今,中國文明仍在發展進步,而國人們的凝聚力也更強,終有一天將實現中華民族強大興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