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普遍認為,汽車百年未有之大變革,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然而,近期的一系列慘痛教訓都在告誡我們,技術上的創新改變的是手段和方法,真正的終極命題是品質安全,這也是汽車產業亙古不變的立身之本。
越是技術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決戰期,越需要堅守“品質至上”的造車初心。近日,一汽-大眾針對全系燃油SUV推出“雙終身”質保政策(整車終身質保+原裝備件終身質保),為深陷內卷漩渦的汽車市場做出了正確的價值示范。
為用戶帶來三大實在利好,踐行“全生命周期價值”
“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價值”是前些年汽車企業從互聯網行業習得的“先進理念”,被認為是轉型成智能科技公司后才具備的屬性。但其實,這些都是有責任的主機廠一直在踐行的事。一汽-大眾就是典型例證。
筆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1日起,一汽-大眾便面向大眾品牌全系車型,推出了原裝備件終身質保政策;3月21日(含)起,廠家又針對攬境(參數丨圖片)、攬巡旗艦SUV推出整車終身質保政策,并且隨后將該政策的范圍擴大至大眾品牌全系燃油SUV車型。這意味著,現在購買探岳家族(燃油車)及探歌等多款熱銷車型,都能享受到“雙終身”質保政策,覆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且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國聯保。
“雙終身”質保打破了行業常規質保期限限制,將品質承諾延伸至車輛全生命周期,為客戶權益提供了極致保障。在筆者看來,相比那些緊盯成交環節的降價促銷政策,這才是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價值”。
“雙終身”質保政策將為用戶帶來三大實打實的利好:首先是省錢,整車終身質保可顯著降低客戶長期用車成本,按照擁車15年計算,可節省1~5萬元的維修成本。
其次是省心,一汽-大眾終身質保不限年行駛里程,可降低客戶顧慮,最大程度保障客戶權益;同時,多數競品終身質保僅針對新車零件,不能覆蓋客戶全部用車場景(如保險理賠),一汽-大眾打破行業慣例,率先推出“雙終身”質保政策,在全系燃油SUV車型中推廣應用,新車零件及事故更換備件均可享受。
此外,終身質保權益會促使客戶持續回廠保養,對車輛殘值有正向影響。比如一汽-大眾對于持續3年以上回店保養的老客戶,如置換新車會提供比其他不持續回廠保養的老客戶更高的置換政策增值舊車價值,也就是越保養越保值的概念。
站在C端的角度,“雙終身”質保能為用戶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站在B端的角度,一汽-大眾“獨一份”的質保政策,不僅彰顯了品牌對產品可靠性的自信,也為行業服務品質樹立了新的標桿。
質保力度前所未有,許下“雙終身”承諾的底氣源于細節
都說成年人不做選擇都要,但成年人也明白,兌現一個“終身”的承諾,是多么困難的事。一汽-大眾一口氣許下兩大“終身”承諾,且范圍力度前所未有,必然是有十足的底氣。
這樣的底氣源自一汽-大眾深耕中國市場34年的時間里,對每一個制造細節的把控與打磨,以及無數次的嚴苛測試。
作為德系傳承、精工制造的代表,一汽-大眾的四大核心工藝水準,一直的業內對標的范本。具體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在沖壓環節,企業運用六序成型工藝與8100噸大噸位壓機,3.3秒就能產出一個精度達微米級的沖壓件,且全系采用0.7mm以上較競品厚0.1mm的電鍍鋅鋼板,提升零件抗腐蝕性與結構穩定性;焊裝依托德國MQB A2平臺,1268臺機器人達成85%自動化率,激光焊接強度比普通點焊高30%,關鍵部位使用1000MPa以上熱成型鋼,增強車身剛性;涂裝投入20億,104臺機器人實現100%自動化噴涂,空腔灌蠟覆蓋率達行業標準130%,歷經12年動態防腐測試,實現“三年不銹蝕、十二年不銹穿”;總裝時底盤自動化擰緊數據保存15年,車身匹配精度控制在±0.5mm,還通過45倍暴雨級淋雨測試與9類極限路況考驗,保障全場景耐用性。
與此同時,每款車在投產前,均需經歷遠超國標的“魔鬼測試”。比如零部件耐久測試時,車門需經受超10萬次開關,底盤部件歷經15年或30萬公里高強度沖擊;整車系統性驗證涵蓋193萬公里路試里程、45周不間斷耐久試驗,模擬客戶極限駕駛30萬公里工況;在漠河極寒、吐魯番高溫、格爾木高原等“三高一多”場景中,挑戰車輛在-40℃至60℃溫差下的性能穩定性。每款車型上市前,還會完成1400余次碰撞試驗,確保氣囊點爆精準度達行業頂尖水平,安全碰撞測試頻次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通過一系列“自虐式”測試為客戶排除潛在風險。
這兩年,國內汽車市場被求新求快求便宜的競爭氛圍籠罩,但筆者注意到,近期多個品牌舉行的發布會宣傳話術已發生了微妙的改變,安全和品質被提及的次數越來越多,國家也陸續出臺了多項文件,引導行業回歸發展正軌。人們最終會意識到,最高端的科技是安全,最極致的技術是品質。
路遙知馬力,擔當與定力是企業穿越周期的密碼
需要指出的是,一汽-大眾的“雙終身”質保政策,并非孤立事件,更不是營銷噱頭。事實上,它們是一汽-大眾打出的組合拳之一。
在當前新的市場競爭態勢下,一汽-大眾正在加速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并以“卷品質、卷服務”的姿態主動“開卷”。
3月21日,一汽-大眾宣布大眾品牌服務全面煥新升級為“匠·心服務”,并推出“心喜之旅2.0”行動計劃。此次升級以15項重磅客戶權益為核心,構建覆蓋產品品質、服務標準、用戶體驗的全維度價值體系。
筆者了解到,目前一汽-大眾在全國共有890家授權經銷商,從拉薩高原到繁華都市,觸達每個角落;服務標準全球同步,德國原廠認證的上千種專用工具、全球統一的維修標準與流程,保證售后規范透明;服務團隊技術過硬,一汽-大眾全國18000+服務團隊中,近40%從業超10年,技術經理10年以上經驗占比高達60%。
截至目前,一汽-大眾已連續18次斬獲中國汽車售后服務領域的權威獎項“金扳手獎”,成為客戶心中“可靠”的代名詞。
面對日新月異的智電技術,一汽-大眾在積極擁抱的同時,也保持著傳統汽車人的嚴謹與敬畏之心。不久前企業與中汽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車安全、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等核心領域,并參與“珠穆朗瑪”計劃共創新能源汽車安全新標桿。
中國有句老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過去幾十年中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期中,一汽-大眾始終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這背后靠的不只是推新速度。筆者認為,對用戶的拳拳誠心,和對商品服務品質始終如一的堅守,才是企業贏得超2000萬用戶信賴的根本原因。
如今市場劇烈震蕩,很多企業被貪念和焦慮裹挾,希望用“科技噱頭”和“超值低價”實現一飛沖天,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下也是中國汽車由大變強的關鍵期,若歪門邪道成為主流,很可能會讓我們幾十年的努力功虧一簣。
一汽-大眾全面加碼的“雙終身”質保政策,為行業注入了一股清流。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汽車始終是長期主義的事業,脫離品質安全的準繩談創變,如同沙地蓋樓;擔當與定力,才是頭部大廠穿越周期的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