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妻親一口,連夜改行當殺手”
就在昨天,孫儷主演的《蠻好的人生》在央視八套播出了,當宮斗界“滅絕師太”孫儷遇上古裝渣男專業戶高鑫,這對“史上最窒息CP”一開播就上演了“中年婚姻修羅場”...
這部劇就像是一匹黑馬,首天收視就破2.7了,彈幕里也是滿屏夸贊。
但是就在前兩天,孫儷還在經歷著鋪天蓋地的“演技群嘲”,曾經那個把“甄嬛”演到封神的娘娘。
最近卻被罵慘了,有網友銳評:“演戲的時候嘴里像吞了一個包子,眼睛像是得了甲亢一樣?!?/p>
因為也是由孫儷主演的《烏云之上》收官了,但沒想到,這部劇的評分卻是慘不忍睹!
比起當年《甄嬛傳》的9.4分和《安家》的破4收視,這成績實在沒法兒給觀眾交差。
有人吐槽她“演技掉線”,也有人替她喊冤:“這角色本來就喪,演得再好觀眾也不想看”。
你說不上她哪兒錯了,但似乎就是少了點什么....
當娘娘卸了濃妝
2011年播出的《甄嬛傳》里,孫儷那場“滴血認親”的哭戲,到現在還被廣為流傳,不管看多少遍還是看不膩。
她那逐漸被眼淚浸濕的眼眶、微顫的嘴唇等等微表情,都將一個被命運屢屢蹂躪的女人演繹得淋漓盡致,看的讓人對娘娘的角色代入感極強,還把人心揪到了極點。
那時候的孫儷,被稱作是“戲瘋子”,是“國劇天花板”,連導演鄭曉龍都說:“她眼里有光,那種光不是演出來的,是長出來的?!?/p>
然而,到了2025年的《烏云之上》,大家看到的孫儷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樣了。
她所演的刑警韓青,為保證真實性就素顏出鏡了,但是黑眼圈卻很重,感覺沒有精氣神;雨夜追兇的時候,頭發上還滴著泥水;與同事交談時,嗓門大得跟大媽在菜市場吵架一樣。
有觀眾吐槽:“這哪是女刑警?分明是工地搬磚的!”
更扎心的是,劇情被批“又喪又悶”——全員苦大仇深,反派智商下線,連最期待的“警徽碎片”都被罵成了“為懸疑而懸疑”。
但仔細想想,孫儷何嘗沒努力?
為了演好韓青,她特訓三個月搏擊,和真警察同吃同住,甚至身上還留下了很多的傷痕。
劇中有一場戲,她發現線人背叛后躲在廁所干嘔,手指死死摳著瓷磚縫,指甲縫里全是泥——這種“不完美”的真實感,可能恰恰是觀眾不買賬的原因。
“現在的觀眾早看膩了偉光正的女強人,”有影評人點評道,“他們想要的是《獵罪圖鑒》里高葉女殺手的反差感,或者《漫長的季節》里范偉的煙火氣,而不是又苦又累的‘職場工具人。”
上海阿姐VS職場女王:孫儷的“變與不變”
如果說《烏云之上》是孫儷的“冒險實驗”,那么《蠻好的人生》就是她的“安全牌”。
在這部聚焦保險行業的都市劇里,她飾演的胡曼黎是個“滬上俗女”:穿褪色碎花襯衫、蹬塑料拖鞋,操著“阿拉不是咸魚干”的滬普臺詞。
和落魄富二代董子健互懟時,甚至都能把超市的白菜都罵成“金融產品”。
但有趣的是,這部劇的反響反而比孫儷那部懸疑劇要好上許多。
彈幕里滿屏的“DNA動了動了”,畢竟大家誰沒在菜市場聽過類似的砍價大戰?
甚至還有網友偶遇過孫儷在菜市場蹲點學習,不僅學會了用浦東話罵人,甚至還能精準模仿廣場舞大媽的魔性舞步。
導演汪俊都直言:“她讓上海弄堂的煙火氣從屏幕里溢出來了。”
但問題也來了:為什么觀眾覺得孫儷演“普通人”更出彩,演“女強人”就尷尬?
答案可能隱藏在角色的設定中。
《烏云之上》的韓青是“完美刑警”,智商碾壓隊友、正義感爆棚,卻唯獨缺了點“人味”。
而《蠻好的人生》的胡曼黎會哭會鬧會算計,連撒潑打滾都透著股“上海小囡的精明”。
用網友的話說:“娘娘這次終于不用端著了!”
不過困住孫儷的應該不僅僅只是這點。
演技爭議背后:中年女演員的“中年危機”
孫儷的困境,其實是中年女演員的集體縮影。
當年《甄嬛傳》封神時,她30歲,演少女甄嬛毫無違和;如今42歲,演職場媽媽卻要靠“眼袋妝”和假發片。
有許多觀眾尖銳地指出,她現在的表演就像AI換臉,瞪眼、抿嘴、提高聲調,三件套一套,觀眾就知道:哦,孫儷又來演女強人了?!备牡氖?,市場留給這些中年女演員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
要么是“霸道總裁愛上我”,要么是“單親媽媽逆襲”,這就代表著孫儷雖然想要突破,但卻怎么也逃不出這些套路了。
但換個角度看,孫儷這些的“保守”的角色何嘗不是優點呢?
在如今流量明星扎堆的娛樂圈中,她這么多年以來都始終堅守以演技服人。
不管是演什么角色,都肯下功夫肯吃苦,總是能把角色掰碎了再重新融成自己的東西。
這種“細節強迫癥”,在快餐式拍戲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
就像大多數的觀眾說的:“你可以吐槽她戲路窄,但不能否認她真的演什么像什么。”
而翻翻孫儷的微博,大家就會發現個有意思的現象。
粉絲們一邊吐槽《烏云之上》“致郁”,一邊催她“快拍《小姨多鶴2》”。這種矛盾心態,恰恰暴露了觀眾對孫儷的期待和焦慮。
那么觀眾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那就是,不再擁有“大女主關環”,少點“娘娘腔”,多點煙火氣。
多去演一些有缺陷、有欲望的普通人。
就像《蠻好的人生》里的胡曼黎,失業后擺過地攤、當過鐘點工,連哭戲都是“蹲在廁所啃冷饅頭”。
還有就是別總演“職場逆襲”,試試單親媽媽、留守婦女,甚至反派角色。
結語:
說到底,孫儷的困境也是整個影視行業的縮影。
觀眾雖然罵著“爛劇”,但也是渴望有好演員出現的;但奈何市場卻一邊追捧流量明星,一邊懷念“戲癡”年代。
孫儷的《烏云之上》和《蠻好的人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又表現了她戲路的局限,也表現出了觀眾的苛刻。
或許,孫儷該學學胡曼黎——那個菜場砍價、超市吵架的上海阿姐。演戲不是端著架子的表演,而是把日子過成戲。
就像她在采訪里說的:“演員的價值不在于重復巔峰,而在于持續生長。”
至于咱們?不妨多給點耐心。
畢竟,那個演活了“甄嬛”的孫儷,從沒真正離開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