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共濟失調為什么總改善不好?
精神緊張、過度勞累、長期焦慮不安…… 明明已經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可為什么還是走路搖搖晃晃,說話口齒不清呢?
作為醫生,盛勁強大夫常和患者說:小腦萎縮共濟失調不僅是 “走路不穩、言語不利” 的問題,更是身體發出 “肝腎虧虛、痰瘀阻絡” 的警報!
用好一方,讓癥狀減輕、生活質量提高,并非難事!
方子如下: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丹參、川芎、天麻、石菖蒲、遠志。
這個方子是盛勁強大夫多年臨床經驗凝結而成,大家別看方子用藥平和,也沒有過于峻猛的藥物,但效果卻往往令人驚喜。下面就通過一個門診案例,給大家講講此方的妙處所在。
案例分享
之前門診上有一位 65 歲的小腦萎縮共濟失調患者。來的時候走路不穩,需要家人攙扶,說話含糊不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交流。
他典型癥狀包括:
- 走路步態蹣跚,搖搖晃晃,站立不穩,容易摔倒;
- 言語緩慢,含糊不清,呈吟詩樣語言,難以表達自己的意思;
- 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感覺身體乏力,沒有精神;
- 記憶力減退,經常忘記剛發生的事情;
- 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辨證結論是肝腎虧虛,痰瘀阻絡。
于是,大夫開方: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丹參、川芎、天麻、石菖蒲、遠志、黃芪、當歸、制南星。
治療效果如何呢?
第1個療程:自覺走路比之前穩了一些,頭暈耳鳴減輕,說話清晰度稍有提高;
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后,已經可以在室內獨立緩慢行走,不需要家人攙扶,言語表達也明顯清晰,記憶力有所改善,精神狀態良好。
其中的道理?
總有患者說:小腦萎縮共濟失調,除了依賴西藥,沒有別的辦法。
那為什么上述患者癥狀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恢復呢?究其原因,就是 “肝腎虧虛,痰瘀阻絡”。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肝腎虧虛則髓海空虛,腦失所養。《黃帝內經》早有云:“髓海有余,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同時,痰瘀內生,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進一步加重了腦部的失養,從而引發小腦萎縮共濟失調的一系列癥狀。
很多患者只是盯著改善走路不穩、言語不利這些表面癥狀,卻忘了:長期精神緊張,耗傷肝腎之陰;過度勞累,加重陰虛;年齡增長,肝腎精血自然虧虛。而飲食不節、缺乏運動等又易導致痰瘀內生。
當肝腎虧虛,痰瘀阻絡,清陽不升,腦竅失養,就會出現走路不穩、言語不清等癥狀。
這時候咱們再來看方子:
熟地、山萸肉、山藥滋補肝腎之陰,填精益髓,為補肝腎的基礎方,從根本上充實髓海;
茯苓、澤瀉、丹皮健脾祛濕,清熱瀉火,與補藥相配,補中有瀉,防止滋補太過而生濕熱;
丹參、川芎活血化瘀,通利經絡,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使腦竅得養;
天麻平肝熄風,改善肢體的不協調;石菖蒲、遠志化痰開竅,交通心腎,有助于改善言語不利和記憶力減退;
黃芪、當歸益氣養血,增強正氣,推動氣血運行;制南星燥濕化痰,祛瘀通絡,消除痰瘀之邪。
整個方子滋補肝腎,化痰祛瘀,通竅活絡,標本兼顧,既能緩解走路不穩、言語不清等癥狀,又能調理肝腎虧虛、痰瘀阻絡的體質,使患者逐步擺脫小腦萎縮共濟失調的困擾,重獲健康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