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孩們齊刷刷地站在臺上,黑西服、白襯衫、黑皮鞋,個個英氣逼人,這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一開口,聲音高昂激越,更添活力無窮。
前不久的全國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上海市活動中,這支合唱團再次毫無懸念地拿下了一等獎,受邀前往長沙參加了節目的錄制。在全國范圍內,這也是一支名聲遠揚的合唱團,屢屢登上全國的展演舞臺——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由清一色大男孩組成。它不僅是滬上首支高中男聲合唱團,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男聲合唱團。在世界合唱比賽的舞臺上,他們迄今已捧得13次大獎。
2025年1月,合唱團參加上海學生新年音樂會。
傍晚,在洋涇中學嶄新的藝術大樓合唱教室里,悅耳的歌聲不時從窗口傳出,穿過空曠的操場,在校園里久久回蕩,飄進少年們的心里。
歌唱,藝術叩開學子心門
合唱,在洋涇中學,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在洋涇中學的校史上,有一位音樂老師陳歌辛,他的名字總是和周璇、李香蘭、百代公司等名流聯系在一起,以至于他走上樂壇之初當過洋涇中學音樂教師的經歷湮沒在他自由而華彩的樂章里。
課堂內外、空余時間,他常常彈唱外國歌曲讓學生欣賞,那渾厚、悠揚的男聲富有共鳴,每每打動著同學們的心房。因為他,那時候尚是偏僻水鄉的浦東學子,被叩開了心中的藝術之門,也將藝術教育的種子種在了洋涇中學近百年的土壤之中。
2008年,更多的歌聲開始在洋涇中學蕩漾——2008年,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成立,17年間,從男聲合唱團里畢業的男生有超過1000名。
17年來,男聲合唱團先后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臺北國家大劇院、香港城市學院音樂廳、上海音樂學院賀淥汀音樂廳等舉辦多場男聲合唱專場音樂會及聯合音樂會、巡回音樂會,拿遍了大大小小的世界的、全國的獎項,將動人的歌聲留在了各個角落。這支帥氣的男聲合唱團還發布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張CD專輯《一路走來遇見彼此》,這也是國內首張高中男聲合唱團CD專輯。
2010年11月,合唱團參加弗朗茨·舒伯特國際合唱比賽榮獲“青年同聲組”冠軍、金獎及德語作品特別獎。 應組委會邀請在維也納市中心的舒伯特教堂出席紀念舒伯特的綜合音樂會
2017年12月,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專輯發布
從當年一手組建男聲合唱團開始,看著一屆屆的團員從“一張白紙”到因為歌唱而挺拔、陽光,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合唱團藝術總監劉芳十分欣喜:“我看得到他們自信而又堅定的目光,那種眼神透著光亮。我知道他們過得很快樂。”
如今,指揮的重任交到了年輕的鄒淵手中:這位曾經的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團長,在結束了自己在上海大學信息工程專業的本科學習后,毅然去報考了華東師大的合唱指揮研究生,然后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母校洋涇中學,從劉芳老師的手里接過指揮棒。
歌聲,帶給他們生活的陽光
男生加入合唱團時,基本都是一張音樂“白紙”。高二(2)班的李想,已經在團兩年,目前是合唱團的現任團長。“兩年前進校的那個暑假,我和所有男生一起參加了男聲合唱團的‘海選’。開始還有點緊張,后來發現選拔方式就是大聲唱國歌,”李想說,“不拘一格的海選方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我當時就對合唱團充滿了憧憬。”
學校藝術輔導員介紹:“這是我們團一直以來的選拔方式,所有新入學的男生都會分成小組唱國歌。國歌是每個學生都會唱的,所以可以最快速地聽出學生的音準、音色、音域等條件,所以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沿用唱國歌來進行海選。”
一首《義勇軍進行曲》,叩開了男生們的藝術之門。從對樂理知識的懵懂無知,到積極參加聲樂的課外訓練;從日常的團體排練,再到最后走上舞臺,展現洋涇男生的藝術風范;男聲合唱團里一屆又一屆的男孩在歌聲中和團隊的友誼中度過了珍貴的三年高中時光。
當年組合唱團,學校就是這樣的初衷:唱歌之外,更重氣質的培養。“很多男生本來就不善于表達,加上長期不溝通,一旦碰到什么問題,他們的自信心容易受打擊。”合唱團在訓練的時候,老師要求男生嘴巴張大,咬字清晰、抬頭挺胸,久而久之,男生的形象就潛移默化改變了,在人與人的交流上就會慢慢學會了怎么表達,懂得要看著別人眼睛說話等基本禮儀,“而唱歌運氣很重要,氣練好了,氣質自然就出來了,人就挺拔了,正氣和陽剛氣也隨之產生。”高二(2)班的金查裔笑著說:“合唱團‘治’好了我聳肩的壞習慣,媽媽說我的氣質好多了。”
如今,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作為上海市的學生藝術團,每年都會在上海學生新年音樂會、上海夏季音樂節、上海草地音樂節等重要場合獻演。而這些英姿颯爽的大男孩們,也早已成為了學校的一張名片。在學習到歌唱技巧之外,他們得到最多的,是對于生活和學習的熱愛。
更多的男孩,在這里收獲了友誼和自信。孫宇軒說自己是個“i人”(內向的人),從小也喜歡唱歌,但也僅限于在家瞎哼哼。兩年來,10多次的表演經歷,讓他站在聚光燈下也落落大方。胡澤暄曾經學的是一個人彈奏的古箏,如今在合唱團里,他認識了很多朋友,“玩得非常好”。他說:“有時候大家在一起玩,有人起個音我們就跟著一起哼起歌來,那種感覺特別棒。因為共同的愛好我們聚在一起,我的高中生活變得色彩斑斕。”黃若宇最喜歡的是歌唱帶給他釋放自己的那種快樂,“在唱歌的時候,我可以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那種感覺我很喜歡。”李裴陽說,能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做同一件事情,就特別快樂。
“我曾經想著,高中一定要找一項自己熱愛的事情做并且堅持下去。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我還記得哪怕是到了高三,我還一直往排練教室跑,感覺泡在那里,就特別快樂。”許多合唱團團員在高中的三年,保持著全勤的出席率。
合唱,讓他們遇見人生真愛
一次和合唱的“邂逅”,給了未來無限的可能。這十幾年間,有超過1000名合唱團團員從洋涇中學畢業。在復旦、上海交大、華東師大、上財等高校的歌唱團里,曾經都有來自洋涇中學合唱男團的團員們擔任著團長、聲部長等重要職責。
而那些從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走出去的男孩子們,把歌唱當做了自己的人生愛好——2018年,這群畢業生自發成立了一個新團: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畢業生團(上海校園男生合唱基地),并在賀綠汀音樂廳首次亮相。不管多忙,他們每個周六都會從各自的大學匯集到母校一起排練。
2017屆合唱團團長、上海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加工工程系研三學生沈忱就是其中一員。他說:“很多團員都已經畢業工作,但是有時間還是會參加合唱團的排練演出,我們的身邊可能是高中生,也可能是我們高中時的團友們,當然還有鐵打的劉老師,是合唱團把我們緊緊紐在了一起。”
2009屆畢業生虞璽是第一屆的正式團員,博士畢業的他也會經常回來參加排練。回憶起當年參加合唱團經歷時,他感慨地說:“男聲合唱團的與眾不同之處可能是純粹,純粹的聲音,純粹的目標,純粹的熱愛。在那個智能手機遠沒有現在發達,社交網絡和短視頻還未擠爆人們生活的年代,能完全釋放一個高中男生旺盛精力的地方除了球場,就是排練教室。”從洋涇中學畢業之后,虞璽也經常回到母校的畢業生合唱團參加表演。“自己變成了那個前輩,把經驗再傳給學弟們,如此算來已經過了17年,每次在隊伍里看到首次遇見的新面孔和同樣回團的老面孔,內心還是非常感慨。”他說。
2018年1月,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畢業生團成立并在賀綠汀音樂廳首次亮相。
“來,這部分我們再來一遍。”又是一個排練日,鄒淵和其他藝術輔導員們和學生們一起,為了下一首歌聚在一起。去年,洋涇中學新校改建完畢,學校特意給合唱團留了整整一棟的藝術樓。這里有專業的合唱分聲部排練教室、演出廳,更記錄著男聲合唱團走過的一路歷史。而這里,又將是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新的起點。
原標題:《上海市洋涇中學男聲合唱團:走上世界舞臺的中學“第一男團”》
欄目主編:徐瑞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龔潔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