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廣東東莞舉辦的2025年“三博會”(農博會、預博會、食博會)上,2025年廣東荔枝“12221”市場營銷暨出海活動正式啟動。作為粵西荔枝主產區代表,遂溪縣荔枝每年比其他產區提前15天上市,搶占全國市場先機。“廣東荔枝營銷首戰看遂溪”,遂溪荔枝的“第一棒”,要跑出加速度、高質量,為廣東荔枝營銷注入信心、樹立標桿。
湛江市遂溪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廣州市越秀區幫扶協作駐湛江市遂溪縣工作隊隊長蒲火元在會上介紹,遂溪縣地處北回歸線黃金緯度,火山灰土壤與咸淡水交匯的獨特環境,孕育出富含硒元素的“仙品荔”。據遂溪縣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全縣荔枝種植面積達10萬畝,預計2025年產量突破3.5萬噸,其中“仙品荔”占比超60%,憑借“早熟、清甜、不上火”的特點,成為廣東荔枝規模化上市的“第一站”。
會上,遂溪縣烏塘鎮委書記洪文澤以“小紅書推薦官”身份亮相。短片中,他身處荔枝果園,身后是新屋村觀景臺的蔥蘢景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觀眾介紹仙品荔:“我在新屋村觀景臺,帶大家打卡廣東最甜的風景。”
今年以來,洪文澤帶頭推動全鎮學“小紅書”,組織超過150名新農人參與小紅書筆記創作、短視頻制作、直播技能培訓,打造“小紅書村”,烏塘鎮全鎮變身“種草達人”。網友留言:“書記帶貨沒架子,荔枝故事聽得人心動!”這一實踐以基層干部“躬身入局”的實干姿態,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注腳,為產業營銷注入公信力與親和力。
近年來,遂溪縣通過以“12221”市場體系為藍圖,不斷推動荔枝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一是緊抓產銷融合,推出“荔枝定制認養”活動,搭建“采購商+定制+文旅”對接平臺。今年5月上旬,遂溪將舉辦荔枝開摘節,深化農旅融合。二是數字賦能產業,依托小紅書等平臺打造“仙品荔書記”IP,培訓果農掌握短視頻拍攝和直播技能,建成“小紅書村”培訓基地,推動果農從“種荔人”向“賣荔人”轉變。三是深化全鏈生態,以合作社為平臺,深入推進“越秀市場+遂溪產品”等協作模式,讓果實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趙啟旭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