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場在華盛頓上演的美日貿易談判引發了廣泛關注,這可不是一場普通的貿易磋商,背后藏著諸多玄機,對日本經濟乃至全球貿易秩序都有著重大影響。
2025年4月,華盛頓的這場談判現場可謂“畫風”迥異。
一邊是特朗普總統親自上陣,帶著財政部長、商務部長以及貿易代表,整個核心官員團隊都到齊了,氣勢洶洶;
另一邊呢,日本僅僅派出了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孤身赴美,顯得勢單力薄。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就關稅問題與美方展開交涉,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談后,赤澤稱,
“我地位低之又低,卻得到特朗普接見,對此由衷感謝”。
特朗普手里揮舞著的“大棒”,就是美日之間高達68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他秉持著“逆差即吃虧”這種無視市場規律和產業分工的理念,把關稅當成了迫使日本就范的工具。
這場談判從一開始就不公平,美方大張旗鼓地造勢,特朗普還提前在社交媒體上預告談判議題,營造出高壓氛圍,就想靠著總統的權威讓日本低頭。
特朗普的手段也是一環扣一環。
先是提出“對等關稅”,以24%的稅率為基準,還針對汽車、鋼鐵、鋁等產品加征額外關稅,給日本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5/04/17特朗普突然現身美日部長級關稅談判,日媒:背后是市場壓力
接著,他又把增加日本防務開支納入談判,將經濟和安全捆綁在一起,迫使日本為美國的“保護傘”付出更高代價。
日本的石破茂政府想通過增購美國液化天然氣、加大對美投資來換取一些優待,可這點“小恩小惠”根本滿足不了特朗普的胃口。
他真正想要的,是讓日本的貿易順差回流,讓日本在經濟和安全上更加依附于美國。
面對如此咄咄逼人的美國,日本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歷史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日本,當年廣場協議的慘痛經歷還歷歷在目。
美國要是故技重施,迫使日元升值,日本經濟很可能再次遭受重創。
而且在美債拋售的浪潮中,日本首當其沖,時刻面臨著風險。
要是在這次談判中妥協,日本不僅要在經濟上做出巨大讓步,還可能喪失戰略自主性,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
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越強,日本的經濟負擔就越重,地緣政治局勢也會更加惡化,陷入惡性循環難以脫身。
這場美日貿易談判的影響可不止局限于美日兩國。
特朗普政府正試圖用實際行動顛覆現有的國際貿易規則,建立一個完全以“美國意志”為標準的新秩序。
在這個所謂的新秩序里,規則可以隨意更改,協議能隨時重談,盟友也能隨時被犧牲,只要美國覺得自己“吃虧”,其他國家就得讓步。
特朗普采用“逐個擊破”的策略,從日本到歐盟,再到其他地區,拿著關稅當武器,重塑世界權力版圖。
雖然短期內可能對美國有利,但從長遠來看,這會摧毀全球貿易信任體系,加速各國去美元化,最終讓美國陷入孤立。
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日美談判的結果就是一個危險信號。
要是日本妥協了,其他國家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可能也會像日本這次一樣,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所以,全球主要經濟體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徑,建立替代貿易機制,不然很容易被美國各個擊破。
就像中日韓自貿協定的快速達成,說不定就是各國抱團取暖的一種體現呢。
現在,大家都在關注這場由特朗普主導的“關稅豪賭”。
日本會不會成為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大家對此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