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揮舞著關稅大棒對中國商品加征新一輪關稅時,美國空軍的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正悄然飛抵日本三澤空軍基地。
這個看似巧合的時間點,背后是否隱藏著精密的戰略算計?
4月16日,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的一紙公告,揭開了這場精心策劃的軍事政治雙簧戲的序幕。三澤基地——這個距離中國東北僅1000公里、距離俄羅斯遠東僅500公里的軍事要塞,突然迎來了數架從得克薩斯州遠道而來的死亡使者,每架最多可攜帶24枚射程960公里的LRASM反艦導彈,對中國東海、黃海乃至南海構成直接威脅。
B-1B進駐三澤基地絕非簡單的軍事調動。這座位于本州島最北端的空軍基地,擁有3000米跑道、60個加固機堡和上萬噸彈藥儲備,是美軍在亞太地區最北端的戰略支點。從軍事地理學角度看,這里堪稱完美的戰略跳板——向北可威懾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駐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向西可覆蓋整個朝鮮半島,向南則將中國東部沿海盡收打擊范圍。
更陰險的是,相比我們重點監控的沖繩嘉手納和關島安德森基地,三澤基地恰好處在我軍對海監視體系的相對盲區。美軍選擇此時將戰略轟炸機前推部署至此,其用心之險惡,堪比冷戰巔峰時期的對蘇戰略威懾。
朝鮮的反應最為激烈。朝中社4月16日援引國防省發言人的聲明,直指美軍的行動是徹頭徹尾的軍事挑釁。這并非朝鮮過度敏感——B-1B從三澤基地起飛后,超音速狀態下不到一小時即可抵達朝鮮東海岸發射陣位,若攜帶20余枚巡航導彈,足以對平壤實施斬首式打擊。
諷刺的是,就在數月前,金正恩還對特朗普第二任期改善朝美關系抱有期待,暫停了例行的導彈試射活動。如今等來的不是特金會的橄欖枝,而是B-1B在半島上空的死亡盤旋。
這種赤裸裸的背信棄義,將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策略暴露無遺:先以戰略轟炸機恐嚇,再假惺惺地談友好關系,這套把戲在伊朗身上已經演練過一遍——2個航母打擊群壓境、7架B-2轟炸機擺出攻擊姿態,再給哈梅內伊送去威脅信函。
但朝鮮絕非B-1B部署的唯一目標。仔細審視三澤基地的戰略輻射范圍,就會發現這張大網同時罩住了中俄朝三國。
對俄羅斯而言,B-1B攜帶的LRASM導彈可在不進入日本領空的情況下,對太平洋艦隊駐地實施港口封鎖;對中國來說,這些轟炸機將臺海作戰響應時間從本土長途奔襲縮短為前沿快速打擊,極大提升了美軍干預臺海的能力。
如果將B-1B部署與關稅戰聯系起來,更能看清美國的全盤算計。當貿易戰陷入僵局,軍事威懾便成為白宮工具箱里的另一件利器。這種文攻武衛的策略并非特朗普首創,但在他手中玩得尤為露骨——一邊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一邊在亞太增強軍事存在,試圖制造雙重震懾效應。
然而這套冷戰思維早已過時,中國軍隊近年來的跨越式發展,使得B-1B這類上世紀誕生的老式轟炸機,在我軍立體化防御體系面前不過是昂貴的活靶子。東風-16、東風-17導彈足以讓三澤基地的加固機堡化為廢墟,正在試飛的第六代戰機配合超遠程空對空導彈,更能在B-1B起飛后就實施獵殺。美軍以為找到了我們的監視盲區,卻不知現代戰爭早已進入發現即摧毀的時代。
美軍此次部署最危險的信號在于,它打破了冷戰后戰略轟炸機不常駐第一島鏈的默契。將B-1B這種具備核常兼備打擊能力的戰略武器前推部署,無異于在東亞這個火藥桶旁玩火。三澤基地距離中俄如此之近,任何誤判都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
但特朗普政府顯然不在乎這些,在他們眼中,軍事威懾不過是配合貿易戰的又一張牌,至于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根本不在考慮范圍內。
面對這種挑釁,中國的回應冷靜而有力。我們不需要像朝鮮那樣強烈抗議,因為真正的威懾力來自于實實在在的軍事準備。
當美軍的B-1B還在三澤基地調整時差,中國的東風快遞已經更新了投送地址;當LRASM導彈的射程參數被美軍反復炫耀時,我們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早已將第一島鏈納入火力覆蓋范圍。
這種不對稱優勢,使得任何部署在中國周邊的美軍戰略資產,都不過是昂貴的人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