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49字|閱讀需8分鐘
內容提要:他是一名城市兵,上中學時就很偏激。入伍后,拒絕學習和進步,專盯某些負面的人或事來印證自己的錯誤觀點,還振振有詞,一度變得更加偏激,甚至高調宣揚自私有理,成為連隊的后進兵。
部隊要去打仗了,他拒絕回戰斗連隊。部隊派人將他接回來,他又無理取鬧要求到炊事班,實在進不了炊事班,又要求去炮兵班,拒絕去堅守一線的步兵班,處處心疼自己,自以為是,上下左右極為頭疼。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名刁兵到了戰場后,被戰友們感化,腦袋突然開竅,作戰勇敢,爭搶任務,舍身救戰友,榮立一等功并被授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他就是盛其順。
盛其順
一、參軍前已有偏激、狹隘之傾向
盛其順,山東省濟南市人,1965年3月出生,1983年1月入伍,原為濟南軍區46軍138師412團六連戰士。
上初中時,盛其順在生活中不時聽說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正值少年叛逆時期,之后他刻意盯著一些負面新聞,久而久之得出一個片面且錯誤的結論:某些領導干部們表面上喊著為群眾利益著想,其實都在為自己謀私利。
高中畢業后,盛其順到了就業的年紀,沒想到,以前發生在同學哥哥身上的一幕同樣出現在他身上。幾年前,那位同學的哥哥高中畢業后,在家待業兩年,家人幾次懇求廠里給安排工作,廠領導們總說沒崗位,沒名額,無法安排。可是,一位廠領導的兒子剛畢業,很快就被安排了一個不錯的工作。
之前僅是道聽途說,這次卻真切發生在自己身上,盛其順更加堅信自己之前的認知是對的。年底,征兵工作開始了,盛其順認為部隊的風氣可能比地方好一點,于是就報名參軍了,期待復員后能優先安排就業。
盛其順
二、專盯短處,進一步加深錯誤認知
到部隊后,盛其順在思想上并沒有改變之前的錯誤認知,仍沿襲著之前的不良習慣,專盯干部或黨員們的短處,而不是全面、客觀地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人都是有缺點的,在盛其順的執著觀察下,真的有了一些所謂的“發現”,于是就認為無論地方還是部隊都一樣,干部或先進分子甚至黨員也不過如此,于得先給自己潑了一盆冷水。
他開始消極對待每一天,不好好學習訓練,觀點偏激,說話刻薄,極難相處。對連隊干部的教育和幫扶不理不睬,對戰友的積極行為冷嘲熱諷,不時與人發生沖突,成為連隊的刺頭兵。他只想著三年服役期滿,回去找工作或掙錢去。
時為80年代初,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第五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逐漸深入人心,農村爭當萬元戶,城市私營經濟逐漸松動。但部分人對物質追求漸漸走向極端,“一切向錢看”成為某些人的信條。對于積極、正面的事物,盛其順往往消極對待,對這些不良風氣,他一點就通,悄悄將掙大錢作為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
當時團修理所缺人手,從作戰連隊抽調人員,盛其順立即爭著要去,初衷就是在修理所能學到技能,有利于以后就業或自謀職業。連隊順水推舟答應其要求,這樣的落后兵走一個少一個。
他為自己離開作戰連得意,覺得自己很聰明,對于戰友爭取入黨、追求進步等行為,他不屑一顧說道,那有什么呀!咱比比以后誰掙得錢多!
三、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消極思想繼續發酵
到了修理所后,盛其順并沒有踏實工作,對于重活,他總是找各種借口逃避,推給戰友干,自己躲輕閑。遇到相熟的戰友,私下里還振振有詞說道!人都是自私的,我絕不能吃虧!
1985年1月20日,138師接到赴云南老山參加輪戰的命令。全師進行戰前準備,補充人員,調整干部,盛其順所在的修理所部分人員補充到步兵連參戰。盛其順賴在修理所不走,拒絕回到老連隊,連隊只得派人將其接回。
原412團駐地|山東諸城橋頭
他開始投機取巧,要求去炊事班,不去戰斗班。被拒絕后,他又無理取鬧,申請轉為炮兵。炮兵屬于支援火力,作戰時比步兵位置靠后,傷亡自然會小一點,他在打小算盤。任誰教育、勸說都沒有用,他依然自以為是,想一出是一出,原則就是不吃虧,少干活。
戰前訓練時,很多戰友紛紛寫請戰書,表決心,爭取在作戰中立功或入黨,報效祖國,盛其順卻不為所動。同鄉戰友勸他時,他非但不領情,反唇相譏道:入黨咋的,能當飯吃,還是能當錢花?咱不跟他們比那個,要比,看誰回家掙錢多。幾句話把那個老鄉噎得扭頭就走,再也不愿搭理他。
1985年3月中旬,部隊離開山東,移師到云南邊境訓練。要打仗了,官兵們自覺加練,戰術是支撐,體能是保障,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自以為是的盛其順借故肚子疼,訓練時磨洋工。每個戰友訓練都很累,但他們卻沒有放棄他,仍然不遺余力幫他,盛其順不時被感動。
盛其順
近兩個月的訓練結束了,5月中旬,138師分批向一線陣地機動,準備接替原南京軍區12軍36師防御的八里河東山一線數百個哨位。盛其順所在的412團作為師主力,配屬414團二營防御東山主峰、偏馬一線,覆蓋該方向中段、西段近5公里寬,是東山方向戰斗最頻繁的區域,而東段戰斗相對較少,近10公里寬,由413團獨自防御。
四、戰場上幡然領悟戰友情、兄弟情,從此洗心革面
夜間向陣地徒步開進時,平時訓練不足的盛其順很快苦不堪言,山高路險,腳下濕滑,負重近30公斤,大口喘氣,雙腿打顫。班長張建軍、排長李宣文雖然平時看不慣他,但此時仍上來將他的裝備取下來背在自己身上,幫助其前進。
越軍得知我軍正換防,決定趁我新上來的部隊立足未穩進行大規模反擊,奪回失地。從1984年4月28日,我軍收復老山以來,越軍在1984年先后發動6.11、7.12、11.18三次師團級反撲均告失敗。1985年初,又發動1.15反撲,再次品嘗失敗苦果。
雖然四次受挫,但此時對方仍斗志不減,密謀第五次反撲,制定所謂的M-1計劃,與剛上來的我67軍對上了。突破口仍選在那拉方向,老山主峰和東山方向雖只進行牽制性進攻,但攻擊力度依然很強。
412團防御的34號陣地入口
412團六連防御的34號、附34號等高地是敵主要攻擊方向,前出的一號哨位處于敵三面攻擊中,危險性不言而喻。按盛其順的理解,這樣的任務肯定不能上前搶,可讓他慚愧的是,共產黨員、正副班長們挺身而出,搶著上去堅守,最終他的班長張建軍搶到了該任務。
在生死面前,戰友們一幕幕勇敢的行為像一面面鏡子照著他的靈魂,他在反思,他在不斷被感動,漸漸地,他發現了自己過去對戰友們的行為充滿誤解,對部隊和社會充滿偏見,他決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和戰友們并肩行動。
思想轉變了,行動是自然的,之后他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作戰勇敢,并主動向連長保證從今以后再不給連隊添亂。作戰之余,從山下往上背給養,背彈藥,他都搶著去,陣地前沿埋設的地雷區被破壞,他主動搶著補。補地雷不但需要技術,而且相當危險,可盛其順并不畏縮,是全排下去補雷最多的戰士。
他的進步顯而易見,萌生了入黨的念頭,鄭重寫下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戰友們都夸他是好樣的,而他也在轉變中體會到了戰友情、兄弟情。
戰斗一天天進行著。繼5.31的反撲失敗之后,越軍于7月19日發動了第六次反撲,主攻方向在松毛嶺方向的116號高地。盛其順和戰友們已經作戰三個月了,上級準備抽調五連和盛其順所在的六連下山訓練,準備下一步出擊拔點敵55號高地。
8月30日,部隊即將撤下時,戰斗小組長盛其順帶著新戰士梁英志值班觀察敵情,發現6名越軍借兩棵倒著的大樹作掩護準備偷襲。把敵人放近了,盛其順連續投出四枚手榴彈,炸倒二人,并持全自動步槍打出幾個點射。
隱蔽摸到側面的越軍扔來一枚手雷,盛其順正站在塹壕拐彎處,后退一步就能躲開,但戰友梁英志卻渾然不覺。盛其順向其大喊一聲趴下并將他推到隱蔽處。手雷爆炸了,戰友安然無恙,盛其順全身二十多處受傷,當場昏迷過去。班長組織全班將該股敵人打退并組織戰友搶救盛其順,傷得如此之重,他還吼叫著不下陣地。
在醫院里,醫生先后為盛其順做了7次手術,左大腿被截肢。9月份,上級為其記一等功,昆明軍區授予其二級戰斗英雄稱號,1985年國慶節前赴北京參加英模報告團作報告,他分享的主要內容就是自己在戰場上如何由后進戰士成長為先進的經歷。
盛其順
戰后,盛其順復員,被安置到濟南市殘聯工作并一直退休。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但他并不后悔,樂觀面對生活。退休后,除了經常到省內各學校作報告外,他的一大興趣愛好就是收集各種觀賞石。
盛其順
——全文終,感謝您的閱讀——
作者簡介:深耕10年對越作戰歷史、傳播當代優秀軍人事跡、分享軍事、時政熱點解讀。忠于史實,文字干凈簡練流暢。強軍路上傳遞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