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市觀察員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監控顯示,凌晨2:47分,23張簡易床墊在走廊依次鋪開,陪護家屬蜷縮在軍大衣里打盹。這個延續15年的「潛規則」,近日被患者家屬偷拍上熱搜。
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三甲醫院中僅38%開放夜間留宿區,住院陪護每日成本平均超200元。當武漢某醫院驅趕走廊過夜家屬引發沖突時,上海六院卻在門診大廳增設24小時休息驛站。
去年鄭州暴雨夜,地鐵站解鎖所有閘機供市民避雨,工作人員抱著毛毯逐一分發。而某新一線城市高架橋下,市政工人連夜澆筑水泥錐阻止流浪者棲身。
城市治理專家李明陽指出:「溫情政策往往伴隨管理成本上升,但城市口碑指數每提升1%,旅游收入增長2.3%。」深圳灣公園保留24小時開放廁所,管理員老張說常備衛生紙每月多支出500元,「可那些外賣小哥能體面上廁所,值了」。
當我們驚嘆日本便利店允許流浪漢過夜時,杭州東站已悄悄將候車廳空調延遲到末班車后1小時關閉。那個在安檢口徘徊的打工者,最終蜷縮在溫暖角落睡了半年來最安穩的覺。
城市的偉大不在于天際線高度,而在于對最脆弱人群的包容度。當某地城管沒收賣菜老人秤桿時,成都早市卻劃出免費攤位給銀發商販。那些藏在城市褶皺里的溫柔,正在重寫我們的幸福指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