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十六年,王玉臣始終深研于房產相關的法律領域,他常說:“要把法律武器運用到極致,為房產的‘生老病死’保駕護航!”
房產往往代表著家庭的核心,很多老百姓的大部分資產全部投入到房子上。王玉臣表示,做房產律師代理的不僅僅是一個案子,更關乎到案件背后的家庭、人生......
2017年,王玉臣組織成立了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旨在打造一個專做房產相關業務的精品所,不斷突破房產業務超精細化,結合房產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出與之俱進的專業打法!
當時年少氣盛,就想為他們發聲
在公眾印象中,甲方往往代表著話語權和主動權,乙方則顯得沉默、被動。但是作為律師,為弱勢群體發聲似乎比為甲方開路更有意義,也更有挑戰性。
剛踏入法律行業的王玉臣先做了兩三年的“甲方”律師,為政府的投資平臺、開發商、施工企業做法律顧問,從征地拆遷安置、土地出讓、土地合作開發、房地產開發、工程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商品房預售、到最后驗收交房等,他全部參與其中,堅持法律正確的前提下推動工程項目的進展。
“后來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了幾個業主針對房屋質量問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案子,第一次站在業主的視角看待房產行業,房子對個人而言并非企業家的財務報表,而是人生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家庭的正常運轉。”王玉臣笑著說,“當時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就想要為他們發聲,爭取他們應得的權益,因此毅然決然轉為一名訴訟律師。”
剛轉行的王玉臣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深入學習征地拆遷、建設工程、房屋買賣糾紛等一系列房地相關的業務......“案源”問題也不出意外地擺在面前。
“剛開始分不到案源,我就幫那些老律師做案子,他們的案子很多,經常忙不過來,幫他們做案子的同時我也學到了很多經驗。”王玉臣感慨道,“那時候很艱難,身上僅有的2400塊錢交完房租之后只夠買掛面和大白菜,吃了好幾個月的白菜面條。實在是吃膩了,就在面條里加“老干媽”。當時憑著一腔熱血扎在案子里,幾個月后我代理的一個案子獲得圓滿成功,我至今記得那個案子的當事人符姐拿著一包現金到老所領導辦公室表達對我工作的認可,這份認可帶給我滿滿的成就感和老所領導的初次關注,自此之后我的律師之路飛速前進。”
律師的經驗都是案子喂出來的,十幾年前房地產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房產律師的業務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玉臣曾常年每年辦理100多個案子,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有開庭或談判,最多的一次,一天開了6個庭。經常白天開庭,晚上準備開庭,忙到凌晨兩三點才能休息。
“那次正好我代理的幾個案子都在同一個法院,就協調到了同一天開庭,法官特別給力,一天下來雖然很累,但有一種暢快淋漓的興奮。”
專業打法1.0到3.0
從業十六年來,王玉臣始終緊跟行業變化,不斷升級自己的辦案思路,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三套打法,從 1.0 到 3.0 逐步迭代,以應對各種復雜的案件情況。
在執業初期,房產業務主要以民事糾紛為主,王玉臣通過為業主爭取合理權益,形成了以民事訴訟為主的1.0打法。但是隨著樓市的發展,隨著對購房人很不利的格式條款的普遍使用,僅僅只靠民事訴訟已經很難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憑借在開發商一方積累的經驗,王玉臣熟知房地產開發全過程幕后的工作,于是,他轉換思維,結合代理業主方的實戰經驗,站在開發商的角度,帶領團隊總結出 “103 項” 違法點清單和“40項”手續文件清單。
在代理商品房案件時,團隊會對項目相關的手續文件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并對發現的問題視情況提起相關的違法查處、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形成了以行政為主、民事為輔的 2.0 版本打法,直擊開發商的痛點。
到了2023年下半年,保交樓一周年后,2.0 版本打法在一些復雜的爛尾樓案件中也稍顯吃力。通過深入研究和學習,王玉臣又推出了 3.0 版本打法,在2.0版本的基礎上引入刑事手段。“尤其在預售資金的去向上,一些爛尾樓項目很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王玉臣解釋道。
巧用 2.0 打法,成功化解違建難題
在代理一起開發商違建案件時,王玉臣運用 2.0 打法,不僅為當事人爭取到了合法權益,還幫助其避免了潛在的法律風險。
該項目號稱當地樓盤“天花板”,當事人購買了一棟包含 “下沉式花園” 的別墅。當事人在收房后,遲遲無法辦理房產證,裝修也被叫停了。經了解,開發商要求業主先填平花園,待審查驗收結束后再自行開挖。
王玉臣敏銳地察覺到其中的蹊蹺,他帶領團隊對項目做了全面的調查核實,從立項、拿地、規劃、施工、預售到最終的竣工驗收備案,全部進行了細致的調查。經調查發現,開發商報批的建筑結構為一層地下加兩層地上,但開發商為了賣高價,把負一層變成了地上,并建了 “下沉式花園”。這種行為明顯屬于違規建設,但是開發商卻偏偏通過了規劃驗收。調查結果顯示,開發商不僅存在這個違法點,還存在其它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
王玉臣迅速組織團隊制定維權方案,就開發商的違法違規行為提起了一系列的組合拳,相關部門也暫停了該開發商在當地的開發建設手續。很快,開發商主動與王玉臣進行洽談,雙方最終達成了令當事人滿意的退房方案。“這個案件存在一個法律風險,如果當事人聽從開發商的建議,先填平花園通過相關部門的檢查,事后再私自開挖,那么法律責任將由誰承擔?”王玉臣說。
組建專業團隊,踐行責任與擔當
2017 年,王玉臣聯合兩位小伙伴,成立了北京市金訴律師事務所,如今已經從最初的3人變成了30余人的專業團隊。“為了確保案件質量,律所接的每一個案子,都由我或者另一位創始合伙人親自帶隊,采用 1+1+1 的團隊模式代理,將法律武器運用到極致,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利益。”王玉臣介紹道。
“專業、專注、責任心”是我入行后對自己設定的規則,成立金訴后,也成了我對每一位金訴小伙伴的要求!
“律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責任!”王玉臣說道。在他看來,房產是中國人生活的重心,作為房產律師,每一個案件的成敗,都可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軌跡。“我的入行老師曾說,做律師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多年來,我始終牢記這句話,懷揣著良心,肩負起為當事人利益奮斗的責任,用專業能力回報當事人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