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報記者 王添藝
在香港西九文化區(qū)戲曲中心現(xiàn)代化的大樓內(nèi),坐落著一座古樸典雅的茶館劇場。劇場內(nèi),創(chuàng)新的粵劇演出讓中外觀眾沉浸其中、連連喝彩。其近距離的舞臺、新中式的裝潢格調(diào)以及木質(zhì)座椅,無一不彰顯著它的獨特之處。尤為特別的是,觀眾席的每一個座椅旁都配備了小茶幾,上面擺放著熱氣騰騰的香茗和精致的點心。這座茶館劇場還原了往昔的茶座文化傳統(tǒng),觀眾能夠像百余年前的文人雅士那般,悠然自得地邊品茶邊欣賞戲曲。這一獨特體驗,讓初次來的觀眾不禁連連贊嘆:“演出還沒開場,就已經(jīng)讓人陶醉其中、無比享受了。”
茶館劇場 中國文化報記者 王添藝 攝
然而,“茶館”里真正的好戲才剛剛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90分鐘里,經(jīng)典粵曲選段、精彩折子戲以及優(yōu)美的音樂演奏節(jié)目輪番上演,同時還搭配了深入淺出的導賞解說,讓中外觀眾輕松走進戲曲世界。
“我真的聽進去了,感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特別精彩,尤其是導賞部分?!?演出結(jié)束后,來自北京的觀眾劉楓仍在回味,還不時練習幾句剛剛學會的粵劇古腔。在演出的導賞環(huán)節(jié),演出團隊采用“講解+互動+展示”的創(chuàng)新形式,引導觀眾感受粵劇的古腔韻味、器樂魅力、身段美感,以及粵劇從“歌”到“劇”的演變歷程等,拉近了觀眾與粵劇之間的距離。
劉楓坦言,演出前原本擔心自己聽不懂,但沒想到收獲了滿滿的驚喜。
有趣的是,劉楓這次前來觀演是因為“本地朋友”的極力推薦。這位“本地朋友”查理,實際上是一位旅居香港多年的英國人。“別說劉楓了,茶館劇場的演出就算是外國人也能聽得懂?!辈槔碚f。
演出能讓外國觀眾也陶醉其中的原因,除了輕松愜意的沉浸式觀劇氛圍和循序漸進的講述方式外,劇目選擇具有強烈的共鳴也至關重要。“比如,這次演出中選取的粵劇牌子曲《水仙花》,外國觀眾更熟悉其民歌版本《茉莉花》,因此幾乎引起了全場哼唱?!辈槔磉€稱贊劇場的字幕制作十分用心,不僅全程配備雙語字幕,而且英文翻譯精準、考究,還融入了文化背景,例如,將粵劇曲牌《雙聲恨》巧妙地翻譯成更具故事感的“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girl(牛郎織女)”,更便于跨文化背景的觀眾理解。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樞紐,也是我國粵劇傳承與傳播的重要陣地?!敖^最初的目標,是希望讓更多從未接觸過粵劇的年輕觀眾和外國游客了解中國傳統(tǒng)藝術,同時,打造形成基于舞臺的共創(chuàng)型人才培養(yǎng)機制。”茶館劇場監(jiān)制、香港西九文化區(qū)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鐘珍珍介紹,在茶館劇場的演職人員陣容里,既有羅家英等粵劇名家,也有年輕的專業(yè)演員,還有戲曲愛好者,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共同學習、成長。
“團員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更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共同追逐夢想?!辈桊^新星劇團演員譚穎倫說。為了讓“新星”能夠更高效地學習粵劇,劇團演員需要熟悉劇目里的各個角色。例如,在演出時,譚穎倫時而飾演《再世紅梅記》中的文生角色裴禹,時而扮演《穆桂英招親》中的武生角色楊宗保,同時還要會演唱南音、古腔,一人分飾多角,既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又鍛煉了表演的靈活性。演員陳紀婷表示,對于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搭檔有各自獨特的性格和表演風格,這就要求演員必須在臺上迅速找到恰當?shù)谋硌莘绞接枰曰貞R舱蛉绱?,當演出中有大量與觀眾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時,演員能夠應對自如。
當下,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實驗戲劇在舞臺上早已屢見不鮮,模式創(chuàng)新只是吸引大眾關注粵劇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演出的質(zhì)量和傳承。“粵劇之美,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上?!辩娬湔浔硎?,茶館新星劇團從成立之初到如今所取得的進步與成長,在她看來,這就是傳承的意義所在。“最大的使命,實際上就是讓粵劇能夠一直傳承下去。”鐘珍珍說。
來源:中國文化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