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康熙皇帝的初戀,不僅為康熙生下第一個孩子,還僅用10年的時間先后生下五子一女,成為康熙朝初期最得寵的后妃;然而她所生的六個子女接連夭折四位,讓她看透宮廷生活,只想過平逸的日子。但她唯一長大成人的兒子參與了九子奪嫡之爭,如此便注定了她的后半生不會平靜;她唯一的女兒不僅是康熙唯一一位親自冊封的固倫公主,去世后更是身穿龍袍下葬。
她就是康熙朝四妃之一的榮妃馬佳氏!
榮妃出身穆敦系馬佳氏一族,其先祖馬穆敦生子黑德墨爾根,而黑德墨爾根一共生有十九個兒子,這十九子分布各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如此一來穆敦系馬佳氏一族成為大清馬佳氏族中最為著名的一系。
榮妃出身綏芬地方馬佳氏,其高祖父在太祖皇帝還在時歸順后金,被編入滿洲正黃旗包衣。也就是說榮妃雖出身包衣,但并非罪籍。而且其家族歷經太祖、太宗、順治、康熙四朝皇帝,不僅有世職、爵位可以承襲,而且還有入閣拜相者,榮妃的族叔圖海,是康熙朝撫遠大將軍、中和殿大學士,戰功赫赫得以配享太廟。
榮妃究竟何時入宮,入宮是否曾任官女子,哪年得寵于康熙,史料中都沒有記載。不過根據內務府《奏銷案》的記載,孝莊太皇太后曾在康熙二年、康熙五年挑選了一批內務府女子,送到孫兒康熙身邊侍奉。
榮妃很可能便是在這個階段來到了康熙身邊,也就是說榮妃很有可能是康熙身邊最早的后妃,康熙大婚之前便已經得到了康熙的寵幸。
只是在康熙朝初期后妃的等級仍舊延續順治朝,并不完善:
除了皇后外,便是皇貴妃、妃、福晉、小福晉、格格。
因榮妃出身包衣,一開始僅為等級最低的格格而已。
雖然位份比較低,但是康熙十分寵愛馬佳氏,寵愛到什么程度呢?
堪比盛寵時期的乾隆的令妃魏佳氏!
康熙六年,康熙虛歲14歲時,馬佳氏生下康熙的第一個孩子,而且還是一位皇子,康熙為其取名為承瑞。
承瑞作為康熙皇帝的皇長子,而且還是寵妃所生,可想而知從出生起,便深得康熙的重視。
而馬佳氏也母憑子貴,在康熙八年時,開始享受小福晉級別的待遇。
然而康熙九年,年僅4歲的承瑞卻夭折了。
不過沒多久馬佳氏再次懷孕,生下了康熙的第四個兒子,康熙為其取名為賽音察渾。賽音察渾是一個蒙古名字,意思是“優良的支柱”,這是孝莊太皇太后為曾孫取得名字;可想而知孝莊與康熙對這個兒子也是寄予厚望。
而賽音察渾,也是康熙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位取蒙古名字的皇子。
從康熙八年到康熙十年間,康熙的后宮又增加了不少新人,而且這些后妃剛入宮便享受福晉級別的待遇;比已經生下皇子公主的馬佳氏地位要高的多,不為別的,就因為她們的出身十分顯赫,是儲備康熙后宮高階妃嬪的人選。
如此一來,馬佳氏在后宮的地位便顯得十分尷尬。
雖然入宮最早,生育皇子公主數量最多,但卻僅為小福晉。
雖然多了如此多出身高貴的妃嬪為爭寵的勁敵,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康熙對馬佳氏的寵愛:
康熙十二年,馬佳氏再次懷孕,不過這一次馬佳氏并未生下皇子而是一位公主。因康熙的前兩位公主都早早夭折,所以馬佳氏所生的皇三女便是康熙實際上的長女——榮憲公主。
榮憲公主八個月后,馬佳氏所生的第二位皇子賽音察渾夭折。
此時的馬佳氏已經身懷有孕七個月左右,得知兒子夭折的消息,其傷心程度可想而知。三個月后馬佳氏生下康熙的第六個兒子,或許正是因為賽音察渾的夭折讓馬佳氏一直抑郁寡歡,導致生下的皇六子虛弱,僅活了一天便去世了。即便如此,康熙仍舊為其取了名字,為長華。
此時的馬佳氏雖然已經接連生下三子一女,但僅有榮憲公主尚且在世。
康熙十四年,馬佳氏又生下了一位皇子,康熙為其取名為長生。
很顯然,康熙希望這位皇子能夠健康長大。
康熙十六年二月,馬佳氏又生下了一位皇子,為康熙的第十位皇子,康熙為其取名為胤祉。
然而正當馬佳氏沉浸在為人母的快樂中時,長生夭折了。
馬佳氏用了10年的時間,先后生下了六位皇子公主,然而最終卻僅剩下了一位皇子一位公主。
這對于馬佳氏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
馬佳氏看透了宮廷生活,心灰意冷下便只想要在后宮安穩地生活,穩固自己的地位。若是馬佳氏生育的五子一女全都長大成人的話,或許馬佳氏又是另一番模樣了。
不過歷史不能假設,長生夭折兩個月,康熙皇帝繼位后第一次大封后宮。
此時,康熙的結發妻子赫舍里皇后已經病逝三年,此次大封后宮,除了將出身勛貴家族的鈕祜祿氏晉封為皇后、出身新貴家族的佟佳氏晉封為貴妃外,康熙還冊封了七嬪。
也就是說“七嬪”,是僅次于皇后、貴妃的存在,在康熙后宮的地位極高。
而馬佳氏位居七嬪中第四位,地位高于惠嬪烏拉那拉氏、宜嬪郭絡羅氏、僖嬪赫舍里氏。
馬佳氏雖然夭折了四位皇子,但作為康熙的初戀,仍舊十分得寵的存在,康熙自然不會委屈了馬佳氏。
不過四年后,康熙再一次大封后宮,馬佳氏在后宮的地位卻下降了。
康熙二十年,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宮,除了將佟佳貴妃晉封為皇貴妃,鈕祜祿氏冊封為貴妃外,便是冊封四妃。
也就是說四妃是僅次于皇貴妃、貴妃的存在,在后宮的地位極高。
而四妃之首,便是后宮第三位的存在。
按理說,馬佳氏是有這個資格位居后宮第三位的。
然而僅僅四年的時間,康熙身邊便增加了兩位十分得寵的后妃:郭絡羅氏與烏雅氏。
而已經慢慢失寵的馬佳氏,地位便排在了她們之后。
至于與馬佳氏差不多時間入宮的烏拉那拉氏,因為頗通世故,而反超馬佳氏,成為四妃之首。
如此四妃的順序是:
惠妃烏拉那拉氏
宜妃郭絡羅氏
德妃烏雅氏
榮妃馬佳氏
不過榮妃畢竟曾生育六位皇子公主,在宮中威望還是頗高的,在得到皇太后懿旨后,同惠妃一起協理六宮。
之后康熙的后宮寵妃不斷,除了宜妃與德妃外,還有溫僖貴妃、佟佳貴妃、敏妃、良妃、順懿密妃等,另外到了康熙晚年,康熙的后宮還增加了不少漢人出身的妃嬪。
而慢慢色衰的馬佳氏,自然“愛馳”。
不過馬佳氏心性比較好,并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安穩地在后宮度日
康熙三十年,榮憲公主已經19歲,被康熙皇帝冊封為和碩公主,下嫁漠南蒙古,嫁給巴林部固倫淑慧長公主(皇太極的女兒)的孫兒烏爾袞為妻。而烏爾袞在康熙三十四年,承襲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爵位。
女兒一離開京師,馬佳氏便更加寂寞。
畢竟她唯一長大成人的兒子胤祉也在康熙三十七年,被封為誠郡王。
不僅開始參與朝政,而且分撥了佐領屬人,也有了自己的府邸。
不過馬佳氏雖然僅有一兒一女長大成人,但是唯一的女兒榮憲公主因為孝順懂事,在康熙四十八年時被晉封為了固倫公主,成為康熙親封的唯一一位固倫公主,可想而知康熙對榮憲公主的寵愛程度。
康熙對胤祉也是十分寵愛,自康熙四十六年開始康熙每年都會前往胤祉的府邸享受天倫之樂,這是其他皇子都沒有的殊榮。
而胤祉,在康熙四十八年也被晉封為了誠親王。
自皇太子胤礽被第一次廢掉太子之位開始,九子奪嫡之爭便愈演愈烈,而胤祉也參與了其中,雖然參與的時間比其他的皇子都要短,但作為曾經奪嫡的皇子,便成為雍親王胤禛的敵人之一。
而這也注定了,雍正帝登基后,胤祉便不會善始善終。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病逝,雍正帝登基。
按照康熙皇帝臨終前留下的遺言,各位生有分府封爵皇子的生母,可以前往兒子的府上頤養天年。
就這樣,康熙皇帝病逝后,馬佳氏前往誠親王府邸居住。
原本馬佳氏可以過頤養天年的日子,但是雍正帝登基后,胤祉被雍正趕出了京城,奉命前去看守皇陵;不僅如此,胤祉的世子弘晟也被雍正帝問罪,被削去了世子之位,成為了閑散的宗室。
已經年邁的馬佳氏,又怎么經受得了這些打擊呢?
不僅如此,雍正三年時,因馬佳氏等五位出宮的太妃從未向雍正帝請安,而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滿。
在整日的惶恐與擔憂中,馬佳氏于雍正五年病逝了。
馬佳氏病逝的次年,她唯一的女兒固倫榮憲公主也去世了。
榮憲公主去世后,身穿康熙皇帝贈與她的龍袍下葬,成為大清唯一一位身穿龍袍下葬的公主。
至于胤祉,雍正六年時他的世子弘晟被囚禁宗人府;而胤祉則是在雍正八年被幽禁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死在了禁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