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不知不覺已經8連陽了,昨天GWY還發聲了,但很多人還是覺得行情難做。
有些賺的也不多,有的賬戶還沒回本,甚至還有虧錢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現在這種行情我們該怎么辦?今天我就給大家好好討論一下。
文章末尾還有超實用的股市數據干貨,可千萬別錯過!
一,GWY發聲
昨天GWY以加強預期管理,協同推進正策實施和預期引導為主題,進行了第十三次專題學習。
對于A股而言,正策時機的把握往往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早出手、快出手的正策導向,不禁讓人聯想到貨幣正策方面的調整。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市場對于降準降息有著較高的期待。
經濟增長面臨一定壓力,企業融資成本需要降低,而降準降息恰好是能夠直接作用于市場流動性和資金成本的有效手段。
在正策力度方面,打出的組合拳大概率會聚焦于當下經濟壓力較大的領域。
內需消費首當其沖,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但當前消費的潛力尚未完全釋放。
近日有消息稱,房地產領域或許會有大招出臺,例如重啟棚改;地方收儲存量房等措施也能盤活市場存量資源。
二,穩股市的深意
如今,各方面都在積極托舉股市。國家從宏觀正策層面穩定股市,通過各種手段提振市場信心。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國家穩定股市并不等同于保證每一位投資者都能從中賺錢。
很多散戶覺得現在有GJD護盤,行情不錯,市場跌不下去就覺得自己進場就能賺錢。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慣性思維。散戶在市場中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對市場中的有價值的信息的把握能力不夠,也沒有專業的分析能力,所以對市場的現狀是不清晰的。
GJD只負責護盤,不是無條件讓你賺錢的,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要真是這樣,那豈不是全民都要來炒股?
事實上現在雖然有國家托舉,指數一直漲,但大部分人都沒有賺到錢。那我們怎么才能賺到錢呢?
要知道機構憑借專業的研究團隊、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及強大的資金實力,在股價的定價權上占據主導地位。
機構能夠對各類信息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做出更為理性和準確的投資決策。
散戶則容易被新聞報道所左右,陷入慣性思維,所以,我們要更加關注機構資金的行為和選擇,緊跟資金的步伐,才能提高投資的勝算,避免陷入投資陷阱,看下圖:
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最近分析了「華亞智能」的機構交易數據。圖上橙色的「機構庫存」數據,直接把機構資金的操作情況全亮出來了。
現在量化分析到處都是,用大數據模型一拆解,機構的交易套路根本藏不住。
從圖里能明顯看出來,「機構庫存」越活躍,股價漲得越兇。說白了,股價漲跌全看資金,機構頻繁買賣的股票,后面更有上漲潛力。
這個大數據系統特別實用,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時候,看看「機構庫存」數據,就能知道哪些上漲有潛力,能不能持續漲。
下面這張圖匯總了5000多只股票,機構資金怎么活動,一眼就能看清楚。
看這張圖,哪些股票有機構資金在動,哪些連續四五天都能看到機構身影,全都一目了然。
機構資金向來神出鬼沒,大家平時一定要多盯著點。
今天先聊到這兒!想知道更多實用股市數據干貨,記得關注我。
聲明:
內容僅供參考,有侵權問題隨時處理。
我不推薦股票,沒收費群,和任何機構都沒關系,放心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